面对整整三十亩的瓜田,黄普站在田埂上凝神思索,心中盘算着灌溉这件头等大事。
他深知,水源是甜瓜生长的关键,若不提前规划,等到集中浇灌时,自家瓜地恐怕排不上号。
晚浇一天水,娇嫩的瓜苗就可能萎蔫减产。思来想去,他果断决定:必须自辟水渠,掌握主动。
说干就干。清晨的阳光刚刚洒满田野,黄普匆匆用完早饭,便扛起铁锨、拎着工具向田间走去。
哑巴兄弟紧随其后,脚步坚定,眼神热切。他虽不能言语,却不断用手势比划着,一会儿指指铁锨,一会儿拍拍胸膛,仿佛在急切地表达:“我能行,让我干吧!”
黄普看懂了兄弟的心意,心头一暖,轻声安抚道:“别急,兄弟,慢慢来。你先跟着我学,等挖到关键处,我一定把工具交给你,咱们一起干!”
哑巴兄弟听力完好,一听便明白,立刻用力点头,脸上绽开憨厚的笑容,眼中闪烁着被信任的喜悦。
起初,黄普独自挥动铁锨,一铲一铲将泥土翻起。湿润的土块被整齐地堆在沟沿,随着动作的节奏,一条笔直而初具雏形的渠沟逐渐在田间延伸开来......
正忙碌间,远处传来一声熟悉的招呼:“小普!又在挖渠引水啊?瞧你这阵势,天天忙得脚不沾地,今儿还带了个帮手,哈哈,不错嘛!”
黄普抬头一看,是村里的宋伯伯拄着拐杖走了过来,满脸笑意。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回应:“是啊,宋伯伯。我打听过了,种甜瓜最讲究水分管理,一点都不能马虎。与其等别人放水,不如自己动手挖条渠,既省时又高效。现在辛苦点,等渠成水通,每株瓜苗都能喝饱水,还不怕积水浪费。”
宋伯伯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许:“好小子!看来你是真下定决心要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了。有想法,有干劲,这才是咱庄稼人该有的样子!加油干,我看好你!”
黄普咧嘴一笑,语气坚定而充满希望:“嘿嘿,路还长着呢,这才刚迈出第一步,算是万里长征走了一小步。多谢宋伯伯鼓励,我一定不负这片土地!”
接着,宋伯伯走近细看,轻轻指点着黄普,语重心长地说道:“挖渠可不是瞎干的,得讲究方法。首先啊,要仔细观察地势,哪儿高、哪儿低,心里必须清清楚楚。”
“主水渠一般要沿着地势较高的地方开挖,就像整个灌溉系统的‘大动脉’一样,然后再从它分出一条条支渠,像蛛网般均匀铺展,把清水送到每一块瓜田。”
“这样一来,借助自然坡度,水流就能顺畅通行,既省工又省力,事半功倍。”
黄普听得连连点头,感激地说:“哦,谢谢宋伯伯指点!我这就按照您说的方法来办……”
“对了,”宋伯伯又补充道,“水渠别挖得太宽也别太深。底宽控制在30到40公分之间,深度保持在25到35公分就差不多了。”
“两边的斜坡最好按1比1的比例修整,也就是说,横向挖出去的长度和垂直高度大致相等,这样结构稳固,不容易塌方。”
黄普停下手中的活儿,皱眉问道:“可要是遇到土质松软的地方,渠壁容易垮塌,这该怎么办呢?”
宋伯伯微微一笑,耐心解释:“这种情况很常见。你可以在渠壁用石头砌筑加固,或者铺设一层防渗膜,既能防止漏水,又能增强稳定性,一举两得。”
“还有,引水口一定要选在上游干净的水源处,最好安装一个滤网,把树叶、泥沙这些杂物拦在外面。不然一旦堵塞,后面的功夫可就全白费了。”
“明白了,我都记下了!”黄普认真回应,“这活儿真是细节繁多,好在我现在有个得力帮手!”说着,他指了指身旁那位沉默却勤恳的哑巴兄弟。
“他是谁?怎么一直不说话?”宋伯伯略带疑惑地打量着那人。
“我来介绍一下,”黄普连忙解释,“这是陈村长介绍来的临时帮手,姓名不详,人特别踏实。这段时间住在我家,干活时我就带着他一起。”
“哦,原来是这样!”宋伯伯恍然大悟,欣慰地点点头,“你种了几十亩甜瓜,确实需要个帮手。这小伙子看起来手脚麻利,精神头也好,是个干活的好材料……你们继续忙吧,我先回我家那几亩瓜地看看。”
告别后,宋伯伯转身离去,身影渐渐消失在夕阳余晖之中。
由于工程琐碎、讲究颇多,黄普便让哑巴兄弟先着手挖掘一段水渠,自己则回家取些更合适的农具。
当他再次返回田间时,眼前的景象令他惊喜不已——只见那条新开的沟渠笔直平整,断面规整,连坡度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不仅质量远超自己之前所挖,速度更是惊人!
而哑巴兄弟依旧埋头苦干,动作稳健有力,竟看不出丝毫疲惫之态。
黄普连忙上前喊道:“停一下,歇会儿吧!别一口气干到底,时间久了腰会受不了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失业返乡,把农田种成聚宝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失业返乡,把农田种成聚宝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