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瞬间恍然大悟,这分明是要 “将计就计” 啊!他赶忙叩首,退出暖阁,身影很快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朱祁镇独自伫立在窗前,月光如水,洒在他身上。指尖的银币在月下泛着幽光,宛如神秘的魔镜。这货币改革,可是他精心谋划了三年的核心大计啊!只要银币能够成功发行,皇家银行便能如巨鲸吸水一般,吸纳全国存银,进而掌控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可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竟有人胆大包天,把手伸进了西山工坊。
究竟是谁呢?是权倾朝野的永嘉侯张辅?还是心机深沉的司礼监曹吉祥?亦或是那个表面上老实巴交的周显?
他正陷入沉思,钱锦云披着一袭华丽的狐裘,宛如月宫仙子般从内殿轻盈地走出,手里还端着一碗莲子羹。“陛下,三更了,该歇着了。” 她声音轻柔,如同春风拂面。
“歇不了。” 朱祁镇接过羹碗,却只是放在案上,并未动筷,“银作局的事,你知道了?”“臣妾刚接到商会线报,说京城黑市上,突然出现了一批‘新银币’。” 钱锦云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生怕被什么人听到,“做工粗糙,含银量只有六成,但暗记模仿得极为相像。有人在用假币,妄图败坏我们银币的信誉。”
朱祁镇眉头一皱,假币之事他早有预料,可没想到对方竟出手如此之快。西山工坊还未正式开工,市面上就已经出现了仿品。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方不仅想毁掉他的铸币计划,还想趁机抢发伪币,在这混乱的货币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查到来路了吗?”“查到了。” 钱锦云递过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地址:“永定门外,兴和钱庄。”
“兴和……” 朱祁镇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忽然冷笑一声,“好个兴和,又是他们。去年偷换皇陵木料,今年又来搅合铸币。看来上次砍的那三个司礼监太监的头,还不够让他们长记性。”
“陛下打算怎么办?”“不动。” 朱祁镇将纸条放在烛火上,看着它一点点被烧成灰烬,“让他们卖。卖得越多,陷得越深。等真银币一出来,朕要让他们手里的假币,连铜板都不值。”
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你明日去趟西山,见赵铁柱。告诉他,真银币的暗记,要改。”“改?” 钱锦云一脸诧异。“对。” 朱祁镇从怀里摸出一枚图纸,上面画着全新的暗记设计,“把七弧齿轮改成九弧,龙瞳里的微刻文字,从‘庚子’换成‘辛丑’。另外,在币边缘加一圈齿纹,齿数定为七十二,代表天下七十二行。这新模具,只准你和赵铁柱知道,连王瑾都不许说。”
钱锦云接过图纸,手指微微颤抖。她心里明白,这是朱祁镇在防范内厂 —— 如果连王瑾都不能知晓,那就说明皇帝怀疑情报系统里也混入了奸细。“臣妾明白。” 她轻声说道,“可这样一来,我们之前做的所有样币,都得作废了。”
“作废就作废。” 朱祁镇的声音里没有一丝犹豫,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比起几枚样币,朕更想知道,到底是谁如此大胆,竟敢把手伸进朕的眼皮子底下。”
话音未落,王瑾又神色匆匆地返回,脸色比刚才还要难看几分。“皇爷,奴婢刚接到密报,徐月明将军的舰队在琉球那霸港,遭遇了西班牙人的试探。”“试探?”“三艘西班牙盖伦船,挂着贸易的旗号,却在港口外围鬼鬼祟祟地测量水深和炮台角度。” 王瑾赶忙递上一张海图,上面清晰地标注着西班牙船的航线,“徐将军派人登船检查,发现他们舱里藏的根本不是货物,而是整套的绘图仪器和火枪。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商队,分明就是侦查舰队。”
朱祁镇接过海图,目光在琉球与日本之间来回游移。西班牙人来得比他预想的还要快,看来他们也盯上了东海这片广袤的海域。或者说,他们真正盯上的,是那富藏白银的石见银山。
“让徐月明别动他们。” 他很快便做出决断,“放他们走,但要‘护送’。派三艘咱们的船,跟着他们,一路跟到马尼拉。朕要知道,西班牙在菲律宾到底有多少驻军,多少船只。”
王瑾领命,却并未就此离去,似乎还有话要说。
“还有,平波王府那边,十三号传来消息,说朱祁钰最近与江南盐商林崇德走得很近。林崇德前几日送了一船‘辽东参’到王府,可十三号查过,那船货里夹带了二十个箱子,箱子里装的根本不是人参,而是……”“是什么?”“是硫磺。” 王瑾缓缓吐出这两个字,仿佛那是两颗沉重的铅球,“船在通州卸货时,十三号的人偷了一小包回来,验过了,是纯度极高的倭国硫磺。”
朱祁镇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仿佛能看穿层层迷雾。硫磺、银料、假币、西班牙人、朱祁钰…… 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此刻竟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地串成了一条线。“朱祁钰……” 他轻声念着这个名字,声音里带着一丝冰冷的笑意,“朕的好弟弟,你这是要把大明的银子,变成倭寇的刀,再让西洋人的火枪,来打朕的胸口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基建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基建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