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走回御案,抽出一张白纸,快速画出一个四象限表格,犹如一位大师在绘制一幅绝世画卷:“横轴是‘发生概率’,纵轴是‘影响程度’。我们把所有威胁列进去,高概率高影响的,优先处理;低概率高影响的,预备方案;高概率低影响的,常规监控;低概率低影响的,暂时搁置。”他一边说,一边在表格里填充,如同一位棋手在精心布局:“高概率高影响:倭寇劫掠护航船队(概率七成,影响:损失军械银两,动摇东海战略)。
应对方案:舰队出发时走假路线,主力埋伏在钓鱼岛海域,引蛇出洞,一网打尽。”“高概率低影响:朱祁钰在朝堂上书弹劾‘重工耗国’(概率九成,影响:文官议论,但无伤大局)。
应对方案:让于谦出面辩护,用数据说话,把焦点从‘该不该做’引到‘怎么做更高效’。”“低概率高影响:西班牙人直接介入武装冲突(概率三成,影响:引发国际战争)。预备方案:派使臣接触,许以贸易特权,分化其与毛利家的关系。”“低概率低影响:造船厂再出‘意外’(概率一成,影响:延误工期)。常规监控:徐月明已经盯死,内厂再加一层暗哨。”
填完表格,朱祁镇指着右上角那个最危险的格子,神情凝重:“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还有一个‘未知概率、未知影响’的威胁。”“什么威胁?” 钱锦云紧张地问,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我们不知道朱祁钰在宫里还有没有其他同党。” 朱祁镇的声音低沉而压抑,仿佛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众人的心头,“王振倒台后,宫里的势力看似清空,但李永还在司礼监,他表亲是永嘉侯府的大管家。这次造船厂的劣质铁料,工部的主事咬死说是‘误验’,但谁信?朕担心的是,朱祁钰的网不只在宫外,可能还伸进了大内,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随时可能发动致命一击。”
王瑾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如同被乌云笼罩的天空。作为内厂督主,若真让朱祁钰在宫中布下暗桩,那便是他最大的失职,他感觉自己的心跳都仿佛停止了。
“皇爷,奴婢……” 他刚要请罪,朱祁镇却摆手打断:“不怪你。朱祁钰是亲王,又是朕的亲弟弟,他要往宫里塞几个人,比外人容易得多。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要找出这些人。”
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犹如一头愤怒的雄狮:“王瑾,启动‘清涟’计划。你亲自筛查所有在近三年内调入乾清宫、坤宁宫、司礼监的太监宫女,重点查籍贯江南的、与平波王府有过接触的、以及突然暴富的。记住,宁可错杀,不可漏过。但动作要隐蔽,不能让太后察觉。”
“是。” 王瑾领命,想了想又补充道,“那李永那边,要不要……”“先不动。” 朱祁镇冷笑,“李永是司礼监的老人,动了他会打草惊蛇。让他以为朕还不知道他的底细,继续给他喂些‘甜头’。等朱祁钰的网全部浮出水面,再一网打尽,让他们知道,与朕作对的下场。”
钱锦云听完这些,眉头紧蹙,如同拧紧的麻花:“陛下,这样做会不会太险了?如果朱祁钰真的逼宫……”“他不会逼宫。”
朱祁镇笃定地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朱祁钰是个聪明人,逼宫是最下策。他想要的,是‘合法’地夺权 —— 通过东海战略失败,让朕威信扫地;通过控制银山,让朝臣看到他有‘理财’之能;通过勾结文官,让内阁觉得他比朕更‘懂规矩’。他要的,是朕自己把龙椅让给他,好一个白日梦。”
他走回御案,拿起那份写着 “风险矩阵” 的纸,仿佛那是他战胜敌人的法宝:“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防着他夺权,而是让他夺不动。他的每一步棋,我们都提前半步堵死。他想让护航舰队覆灭,我们就反伏击;他想控制银山,我们就先与毛利家暗通款曲;他想煽动文官反对,我们就让于谦顶在前面;他想在宫里搞小动作,我们就用‘清涟’计划把他的人一个个挖出来,让他的阴谋无处遁形。”“这是一场人心的博弈。”
朱祁镇的声音在昏暗中显得格外清晰,如同洪钟大吕,“比的不是谁更狠,而是谁算得更准。朱祁钰算到了五步,朕要算到十步。他想一石三鸟,朕就让他知道,那石头还没出手,就已经碎了,让他知道朕的厉害。”
钱锦云看着自己的丈夫,心中五味杂陈。
她欣赏他的睿智和冷静,但也心疼他这些年背负的重压。这个年仅二十余岁的帝王,早已没有了同龄人的热血和冲动,取而代之的是一台精密运转的算计机器,为了国家的未来,不停地运转着。
“陛下,” 她轻声问,声音中带着一丝关切,“您累吗?”朱祁镇一愣,似乎没想到她会问这个。他站在原地,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阴影,仿佛岁月的沧桑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良久才淡淡道:“累。可累也得撑着。朕若倒了,这盘棋就散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基建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基建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