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鸦雀无声。
冯玉堂面如死灰,他终于明白,眼前这个看似憨厚的年轻人,实力竟远在他之上!
冯大人,梁冲发拍拍手上的粉末,依旧笑容憨厚,还打吗?
岳不群适时开口:好了梁发,回来吧。他看向冯玉堂,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冯大人,现在可以好好谈谈裕王殿下的事了吗?
冯玉堂气得浑身发抖,一张白净的面皮涨得紫红,额角青筋暴起,连精心修剪的胡须都在剧烈颤抖。他猛地将手中残破的折扇摔在地上,歇斯底里地吼道:全部给我上!我就不信,我上千精锐还拿不下你小小的华山!凡有反抗者,杀无赦!
随着他一声令下,整个华山顿时骚动起来。山道两侧的密林中突然竖起无数旌旗,黑压压的官兵如潮水般涌出。弓箭手占据制高点,寒光闪闪的箭簇对准了华山众人;重甲步兵在山门前结成铁桶阵,长枪如林;更有数十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高手,手持各式奇门兵刃,将紫霄堂团团围住。
从玉女峰顶俯瞰,可见华山各处要道都已被官兵封锁。东面的朝阳峰下,三百铁骑严阵以待;西面的莲花峰隘口,弓弩手张弓搭箭;就连最险峻的南峰栈道上,也爬满了手持钩索的轻装士卒。整个华山派,已然陷入天罗地网之中。
更令人心惊的是,这些官兵并非寻常衙役,个个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他们沉默地推进着,脚步声整齐划一,铠甲碰撞声铿锵有力,显示出极高的军事素养。为首的几个将领更是气息沉稳,至少都有五品修为。
冯玉堂见状,脸上终于恢复了几分血色。他狞笑着看向岳不群:岳掌门,现在投降还来得及。我这些儿郎们,可都是跟着戚将军在东南杀过倭寇的百战精锐!
华山弟子们不由自主地靠拢在一起,就连一向嬉皮笑脸的令狐冲也握紧了剑柄。整个华山的气氛凝重得仿佛要滴出水来。
官兵们闻言,纷纷拔出兵器,刀光剑影中就要冲向华山众人。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山门处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叫骂:
冯玉堂!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违抗旨意?!
这声音尖细刺耳,却明显中气不足,一听就知道说话之人毫无修为。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山道上缓缓行来一队精锐人马,个个身着锦衣,气息沉稳,竟都是五品高手。
但最引人注目的却是队伍最前方的三人。左右两人身形矫健,步伐沉稳,一看就是高手。而中间那人却显得极为怪异——他身形佝偻,脚步虚浮,竟像是被左右两人架着走的。
待队伍走近,众人才看清中间是个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身穿大红蟒袍,头戴乌纱帽,赫然是个太监!他脸色惨白,额上冒着虚汗,显然是被强行带着赶路的。
那太监被左右侍卫放下,双腿一软差点栽倒。他扶着侍卫的手臂,气喘如牛,豆大的汗珠顺着惨白的脸颊滚落。待他抬起头来,岳不群眼中精光一闪——这不正是当年论剑大会时,代表裕王前来道贺的那个小太监吗?只是如今已换了身大红蟒袍,头戴乌纱帽,显是升了品级。
哎哟喂...冯玉堂你个杀千刀的!曹公公尖着嗓子骂道,声音里还带着当年那股子谄媚劲儿,只是多了几分气急败坏,咱家紧赶慢赶...从京城一路换马不换人...还是让你这蠢货闯下大祸!
他一边骂一边掏出手帕擦汗,那副狼狈样与记忆中在论剑大会上端着架子代裕王传话的模样判若两人。岳不群记得清楚,当年这小太监站在裕王身侧,虽然只是个传话的,却把王爷说三个字念得字正腔圆,好不威风。如今这副模样,倒像是被什么天大的祸事吓破了胆。
冯玉堂见到曹公公,脸色先是一变,随即又强自镇定下来。他挺直腰杆,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服:曹公公,下官奉旨捉拿岳不群,何来闯祸一说?
曹公公气得直跺脚,尖细的嗓音都劈了叉:蠢材!圣旨上写得明明白白,若岳不群抗旨不尊,方可捉拿他抖着手指向四周密密麻麻的官兵,你这架势,是请人的样子吗?
冯玉堂脸色微僵,却仍梗着脖子辩解:公公明鉴,这岳不群聚众抗旨,下官这才...
放屁!曹公公直接打断,从袖中掏出一封密信摔在冯玉堂脸上,东厂暗探的密报咱家都看了!是你先动手的!他凑近冯玉堂,压低声音却让周围人都听得清清楚楚,督主让你来人,不是让你来剿匪的!
冯玉堂额头渗出冷汗,却仍不死心:可这岳不群确实...
确实什么?曹公公冷笑,人家华山掌门好端端在这儿站着,你倒好,一上来就喊打喊杀!他指着地上散落的暗器,阎王帖都用上了,你这是请人的规矩?
冯玉堂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曹公公见状,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转向岳不群时立刻换上一副笑脸:岳掌门,这都是误会,误会啊!
岳不群负手而立,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他早就看出,这曹公公虽然表面训斥冯玉堂,实则是在给双方找台阶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笑傲之岳不群当主角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笑傲之岳不群当主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