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朱元璋几次想开口,都被马皇后用眼神制止了。
直到朱棡用完膳,漱了口,又陪着马皇后说了一会儿话,看着母后脸上露出了倦色,他才起身告辞。
“母后,您歇着吧,儿臣改日再来看您。”朱棡恭敬地说道。
“好,好,回去好好歇着,陪陪妙云和清韵。”马皇后拉着他的手,依依不舍地嘱咐道。
朱棡点了点头,又看了一眼坐在旁边,脸色复杂的朱元璋,终究还是行了一礼:“儿臣告退。”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坤宁宫,一次也没有回头。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朱元璋张了张嘴,最终却什么也没说出口,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
马皇后走到他身边,轻轻将手放在他的肩上,柔声道:“重八,棡儿他……只是性子直了些,他心里是敬着你的。”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才闷声道:“咱知道。只是这小子……翅膀硬了,越来越不把咱放在眼里了。”
“他是你儿子,跟你一个脾气。”马皇后无奈地笑了笑,“你们父子俩啊……”
坤宁宫内帝后二人的对话,朱棡自然是听不到了。
他走出宫门,翻身上马,看着头顶已然高悬的烈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虽然跟老头子又闹了点不愉快,但能在母后那里得到片刻的安宁和温暖,这趟皇宫也算没白来。
“回府!”他一拉缰绳,赤电马会意,迈开四蹄,朝着晋王府的方向疾驰而去。
那里,有等他归家的王妃,有即将出世的孩子,有属于他朱棡的,需要他用心经营和守护的一方天地。
朝堂的风波,帝王的猜忌,东宫的算计……这一切,都只是他在这大明洪武年间,波澜壮阔的人生中的一部分罢了。
未来的路还长,而他,晋王朱棡,必将一步步,走得更加稳健。
赤电马四蹄翻飞,踏在应天府中央御道的青石板上,发出清脆而急骤的“哒哒”声,如同一阵红色的旋风,穿过重重街巷,将巍峨的皇城渐渐甩在身后。
夏日的风带着地面蒸腾起的热浪,扑面而来,却吹不散朱棡心头那点从坤宁宫带出来的、与朱元璋对视后的憋闷与复杂。
“老头子那眼神……”朱棡抿了抿唇,感受着风掠过耳边的呼啸,“怕是又觉得我恃功而骄,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他无奈地撇了撇嘴,帝王心术,父子亲情,在这朱红色的宫墙之内,总是纠缠不清,剪不断,理还乱。
所幸,母后那里始终是温暖的港湾,想到马皇后关切的眼神和絮叨的叮嘱,他心头的郁气才散了些许。
晋王府那熟悉的朱漆大门和威严的石狮子映入眼帘时,门口守卫的魏武卒立刻精神一振,挺直了腰板。
无需通传,大门早已敞开,管家老周带着几个下人恭候在门内,见到朱棡翻身下马,立刻迎了上来。
“王爷回来了!”老周脸上堆着恭敬的笑,一边接过朱棡随手抛过来的马鞭,一边小心翼翼地问道,“王爷在宫里可用过膳了?王妃娘娘吩咐小厨房一直温着膳食呢。”
“在母后那儿用过了。”朱棡随口应道,脚步不停,径直穿过前院的影壁,朝着内院走去,“两位王妃呢?”
“回王爷,两位王妃正在后园的凉亭里纳凉呢。”老周亦步亦趋地跟着,“徐王妃说亭子边上的荷花开得正好,常王妃便陪着过去了。”
朱棡点了点头,挥挥手示意老周不用再跟,自己则放轻了脚步,朝着后园走去。
绕过抄手游廊,穿过月洞门,一片精心打理的花园便呈现眼前。假山玲珑,曲水流觞,草木葱茏。
而在那碧波荡漾的小池塘中央,一座飞檐翘角的六角凉亭悄然伫立,四周环绕着盛放的荷花,粉白嫣红,亭亭玉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雅的芬芳。
凉亭内,常清韵正坐在石凳上,手中拿着一卷书,却并未观看,而是目光柔和地看着身旁的徐妙云。
徐妙云则半倚在铺了软垫的美人靠上,一只手轻轻抚着自己隆起的腹部,另一只手百无聊赖地拨弄着石桌上果盘里冰镇过的葡萄,小嘴微微噘着,似乎在为什么事情不开心。
几名侍女安静地侍立在亭外。
“姐姐,”徐妙云的声音带着点撒娇的意味,打破了亭中的宁静,“你说朱棡哥哥怎么去了那么久呀?朝会不是早就该结束了吗?是不是又被父皇留下来了?还是……太子哥哥又找他麻烦了?”她越说,眉头蹙得越紧,脸上写满了担忧。
常清韵放下书卷,拿起团扇,轻轻为她扇着风,柔声安慰道:
“妹妹别胡思乱想。王爷刚立了大功,陛下留他多说几句话也是常理。再者,王爷行事有分寸,定然无事的。你如今最要紧的是放宽心,莫要动了胎气。”
她语气平稳,但那双秋水般的眸子里,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牵挂。
“可我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徐妙云叹了口气,拈起一颗葡萄,却没什么胃口吃,“自从有了身子,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朱棡哥哥不在跟前,就更慢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