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清韵却道:“皇上这是在敲打太子,也是在警告王爷。“
朱棡点头:“清韵说得对。经此一事,大哥应该会收敛一些。“
是夜,朱棡宿在常清韵房中。烛光下,他轻抚着她担忧的脸庞:“别担心,最危险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常清韵靠在他怀中:“妾身只是觉得,太子殿下不会就此罢休。“
“他当然不会。“朱棡冷笑,“但他现在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窗外,月色正好。而对晋王府来说,这场无声的较量,不仅让他们在朝堂斗争中站稳了脚跟,更赢得了皇上的明确支持。未来的路,终于真正明朗起来。
八月的应天,暑气未消。晋王府书房内,朱棡正在审阅太原送来的政务文书,窗外蝉鸣聒噪,更添几分烦闷。
“王爷,“常清韵端着冰镇酸梅汤走进来,“歇息片刻吧,这般酷暑,莫要累坏了身子。“
朱棡接过瓷碗,目光仍停留在文书上:“太原今夏少雨,恐有旱情,得早做打算。“
徐妙云拿着团扇为他扇风:“朱棡哥哥总是操心这些,也该顾惜自己才是。“
正说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在王府门前戛然而止。片刻后,张诚神色慌张地冲进书房:“殿下!北平八百里加急!“
朱棡手中的瓷碗“哐当“一声落在书案上,酸梅汤洒了一地:“出了什么事?“
“北元残部集结五万骑兵,突袭大同卫所!“张诚递上军报,声音发颤,“守将殉国,军民死伤逾千!“
常清韵手中的团扇掉落在地,徐妙云更是惊得捂住嘴。
朱棡快速浏览军报,脸色越来越沉:“好个北元,竟敢主动挑衅!“
这时,宫中的钟声突然急促响起,一连九响——这是紧急朝会的信号。
“备马!“朱棡霍然起身,“我要立即进宫!“
乾清宫内,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朱元璋端坐龙椅,面色铁青,手中的军报已被捏得变形。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个个低头屏息。
“好!好个北元!“朱元璋猛地将军报摔在地上,声音如同惊雷,“咱还没去找他们算账,他们倒先打上门来了!“
殿内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兵部尚书出列奏道:“陛下,北元此次来势汹汹,臣建议立即发兵征讨。“
“臣附议!“徐达踏步出班,声如洪钟,“北元欺人太甚,必须予以迎头痛击!“
太子朱标却道:“父皇,儿臣以为应当谨慎。北元既然敢主动进攻,必定有所倚仗,贸然出兵恐中埋伏。“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蓝玉高声反驳,“北元分明是看我大明新立,以为可欺。若不出兵,岂不令四方蛮夷小觑?“
朝堂上顿时分成两派,争吵不休。主战派以徐达、蓝玉为首,主张立即发兵;主和派则以太子为首,建议先派使者交涉。
朱棡冷眼旁观,注意到太子党羽中有人面露得色,心中不由起疑。
“够了!“朱元璋一拍龙案,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北元敢犯边,就必须付出代价!徐达!“
“臣在!“徐达单膝跪地。
“朕命你为征虏大将军,统帅十万大军,即日北上!“
“臣领旨!“
“蓝玉!“
“末将在!“
“命你为左副将军,协助徐达!“
“末将领旨!“
朱元璋目光扫过众皇子,最后落在朱棡身上:“晋王朱棡!“
“儿臣在!“朱棡出列跪地。
“命你为监军,随军出征!“
“儿臣领旨!“
退朝后,朱棡立即回府准备。常清韵和徐妙云早已得知消息,在府门前焦急等候。
“王爷!“见朱棡回来,两人急忙迎上。
朱棡握住她们的手:“军情紧急,我即刻就要出发。“
常清韵强忍泪水:“王爷万事小心。“
徐妙云已经哭成泪人:“朱棡哥哥一定要平安回来!“
“放心。“朱棡为她们拭去眼泪,“有岳父和蓝将军在,此战必胜。“
他转身对管家吩咐:“立即准备行装,一炷香后出发!“
书房内,朱棡快速写下几道手令。常清韵默默为他收拾行装,徐妙云则忙着准备干粮药材。
“姐姐,“徐妙云哽咽道,“我听说北元骑兵凶残得很......“
常清韵握住她的手:“要相信王爷。他在边境多年,什么阵仗没见过?“
一炷香后,晋王府门前。朱棡一身戎装,英姿勃发。常清韵为他系好披风,徐妙云将平安符塞进他怀中。
“等我凯旋。“朱棡在她们额上各印下一吻,翻身上马。
赤电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激昂长嘶。朱棡勒转马头,对张诚道:“传令魏武卒,即刻开拔!“
军队在城外集结。徐达早已披挂整齐,见朱棡到来,点头致意:“殿下。“
“岳父。“朱棡拱手,“情况如何?“
“北元主力驻扎在大同以北百里处的黑山。“徐达指着地图,“据哨探回报,他们抢掠了大量粮草,似乎准备长期对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