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阿姨,我特别理解你的感受。”林夏轻轻递过一张印着兰花的手帕,“换做是谁,一辈子都在为家人忙活,突然不能动了,都会觉得不适应,甚至会想‘自己没用了’。但您有没有想过,您对家人来说,从来都不是‘累赘’?您儿子想回来照顾您,不是觉得您麻烦,是因为他爱您;您孙子想吃您包的饺子,不是因为没人会包,是因为那是‘奶奶的味道’,是别人代替不了的。”
赵桂兰接过手帕,擦了擦眼泪,沉默了很久:“我儿子在深圳打拼不容易,我不想让他为我分心。他要是回来,工作就该丢了,那我们家的日子该怎么过?”
“您看,您总是在为儿子着想,可您有没有想过,您好好配合治疗,早点好起来,就是对他最好的帮助?”林夏拿出手机,打开张医生发来的赵桂兰儿子的消息,“您儿子说,只要您能好起来,他宁愿请半年假回来陪您。他还说,小时候您总背着生病的他去医院,现在轮到他照顾您了,这是他的福气。”
赵桂兰看着手机屏幕上的文字,眼泪又流了下来。这时,病房门被推开,赵桂兰的儿媳提着保温桶走进来:“妈,我给您炖了鸡汤,您喝点吧。医生说这汤补身体,对您的腿恢复有好处。”
赵桂兰看了看儿媳,又看了看林夏,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点了点头:“那……我喝一点。”
“太好了!”张医生激动地说,“我去叫护士来帮您坐起来,喝了汤咱们再试试做康复训练,早点好起来,就能回家给孙子包饺子了。”
林夏也笑了:“赵阿姨,这是个很棒的开始。您要是觉得心里不舒服,或者有什么想聊的,随时可以找我。我把我的电话留给您儿媳,您想聊了,就让她给我打电话。”
从医院出来时,已经快七点了。夕阳西下,天边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林夏开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收音机里放着舒缓的音乐,她轻轻跟着哼了两句,一天的疲惫似乎减轻了不少。
回到家,推开门,一股淡淡的饭菜香味扑面而来。丈夫陈默系着围裙从厨房走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回来啦?还有最后一道菜,马上就好。今天怎么这么晚?”
“去社区医院帮一个老太太做了下心理疏导,耽误了点时间。”林夏换了鞋,走到厨房门口,看着丈夫忙碌的身影。陈默是建筑设计师,平时也很忙,但总会尽量早点回家做饭,让她能吃上一口热乎的。
“那个老太太情况怎么样?”陈默一边翻炒着锅里的菜,一边问。
“好多了,愿意吃饭了,也同意做康复训练了。”林夏靠在门框上,心里涌起一股暖意,“其实她不是真的想放弃,只是觉得自己成了家人的负担。有时候,我们只需要让她知道,她依然被需要,依然很重要。”
晚饭时,陈默跟她聊起了今天遇到的趣事——他设计的一个社区图书馆项目,今天去现场考察,一群小朋友围着他问“叔叔,图书馆里能放绘本吗”“能不能有个小桌子让我们一起画画”,让他觉得又好笑又温暖。
“你看,孩子们多简单,想要什么就直接说。”陈默感慨道,“不像我们成年人,心里明明在意,却总爱藏着掖着,还找各种理由回避。”
林夏笑了:“所以才需要我们这些心理咨询师啊,帮大家把藏在心里的感受找出来,让他们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害怕什么。”
晚饭后,林夏坐在书房里,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今天的咨询记录。她习惯在每天结束前把当天的案例整理好,不仅是为了工作,也是为了自我复盘——看看自己在咨询过程中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有没有遗漏的细节。
整理完周明的案例,她在旁边写了一段反思:“来访者初期防御性较强,通过‘具体化提问’和‘家庭故事引导’打破防御,效果较好。后续可引入‘家庭角色卡牌’游戏,帮助他更直观地理解自己的家庭定位。”
然后是赵桂兰的案例,她写道:“老年抑郁干预需注重‘情感连接’,从其最在意的家人入手,建立信任后再引导治疗配合。避免使用专业术语,用生活化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更有效。”
写完反思,林夏关掉电脑,走到阳台。夜晚的风很凉爽,吹在脸上很舒服。她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想起了今天遇到的两个人——一个在工作的忙碌中迷失了家庭角色,一个在疾病的打击下失去了自我价值。而她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他们找到内心的力量,重新面对生活。
这就是她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意义,也是她热爱这份工作的原因。虽然有时候会很累,会接触到很多负面情绪,但每当看到来访者一点点变好,一点点找回自己,她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第二天早上,林夏准时来到工作室。刚打开门,就看到小吴拿着一个快递盒走过来:“林老师,这是昨天那位周明先生寄来的,说是感谢您。”
林夏打开快递盒,里面是一本精装的相册,扉页上写着:“林老师,谢谢您让我明白,真正的‘责任’不是拼命工作,而是让家人感受到爱与陪伴。昨天我陪儿子玩了半小时积木,他说‘今天是最开心的一天’;我和太太聊了很久,她哭了,说‘好久没和你好好说话了’。”
相册里全是周明家人的照片——儿子拿着积木笑得一脸灿烂,太太靠在他肩膀上的温柔模样,还有一家人围在餐桌前吃饭的温馨场景。林夏的心里暖暖的,仿佛看到了昨天那个紧绷的男人,此刻正笑着和家人在一起。
“小吴,把这个放在书架的第三层吧。”林夏把相册递给小吴,“那里放的都是来访者送的礼物,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故事,一份希望。”
小吴接过相册,笑着说:“好的。对了林老师,今天上午的来访者提前到了,已经在等候区等着了。”
林夏整理了一下衣领,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新的一天开始了,又有新的故事等着她去倾听,新的心灵等着她去陪伴。而她,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靠近“理解与被理解”的本质——因为她知道,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只是暂时迷失了方向,而她要做的,就是帮他们找到回家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