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内部碎解’!”笔锋转向沉井内部,“沉井下沉过程中,一旦刃脚接触到大型树桩或阻力异常区,立刻停止下沉!组织精悍的突击队,通过预留的施工通道,下到刃脚工作面。用风镐、液压劈裂器甚至小药量的控制爆破(在最极端情况下),在井下对卡阻的树桩进行原位破碎!如同‘微创手术’,一点一点地啃掉这些‘硬骨头’!操作必须极其小心,避免扰动井壁和刃脚!”
“第三,‘动态监测,寸寸为营’!下沉速度必须放慢!每一步下沉,都要严密监测倾斜、应力、阻力变化!遇阻即停,处理后再沉!宁慢勿险!”
方案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再次飞向上海。一场在淤泥深处、与千年古树桩的“碎骨”之战,悄然拉开序幕。
沉井在密集钢支撑的护卫下,在高压旋喷帷幕的拱卫下,在北固南补的平衡中,开始了极其缓慢的二次下沉。巨大的绞盘发出沉闷的嘎吱声,钢索绷紧,牵引着这个钢铁巨物一寸寸地压向大地深处。
监测室内,气氛凝重得如同凝固的铅。倾斜仪、应力传感器、下沉位移计的指针每一次微小的跳动,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弦。下沉速度被严格控制在每天不足十厘米。
“下沉深度:负25.3米…阻力正常…”
“负25.5米…北侧阻力传感器读数开始上升!”
“负25.7米!北侧阻力飙升!倾斜角有轻微波动!停止下沉!”老钱果断下令。
沉井再次悬停。位置显示,刃脚刚刚触及古树桩层的顶面。北侧下方,正是那树桩最密集的区域。
“‘外部软化’组,目标北区,按预案,注浆软化!注浆压力、流量,严格按周总工给的参数!”老钱对着对讲机吼道。
沉井外,高压注浆泵再次嘶吼起来。特制的化学浆液被强行注入预埋的处理孔,渗向深埋的树桩群。需要等待,等待化学作用缓慢发生。
十二个小时后。
“‘内部碎解’突击队,准备下井!”命令下达。一支由经验最丰富、胆大心细的老工人和技术员组成的队伍,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携带风镐、液压劈裂器等沉重的工具,通过加固好的施工通道,如同矿工般,再次深入沉井底部那幽暗、潮湿、充满未知危险的刃脚工作面。探照灯的光柱刺破黑暗,照亮了刃脚下方的景象:混杂着淤泥的深褐色坚硬物质,扭曲的木质纹理清晰可见,巨大的树桩断面如同怪兽的脊骨,狰狞地抵在冰冷的钢铁刃脚上。
“阿梁,小心点!从边缘这个小的开始!”突击队长对着一个手持风镐的壮实汉子喊道。
风镐发出震耳欲聋的“突突”声,尖锐的钎头狠狠凿击在坚硬的树桩上,溅起一蓬蓬深褐色的碎屑。每一次凿击,都伴随着整个井底微微的震动,通过脚下的钢板传导上来。监测室里的应力曲线随之轻微跳动。
“阻力太大!风镐效果不好!”阿梁抹了把汗喊道。
“换液压劈裂器!”队长果断下令。
沉重的液压劈裂器被抬上来。尖锐的劈裂楔被塞入树桩的天然裂缝或预先钻好的小孔中。高压油泵启动,劈裂器发出沉闷的增压声。巨大的力量通过坚硬的合金楔体传递到树桩深处。
“加压…再加压…稳住!”队长紧盯着压力表。
“嘎嘣!”一声沉闷而清晰的断裂声从地底深处传来!一块脸盆大小的坚硬树桩块体,在巨大的液压剪切力作用下,终于从主体上崩裂开来!
“成了!快搬走!”工人们立刻用铁钩和撬棍将碎块拖离刃脚区域。
探照灯光下,那块被啃下的“硬骨头”上,还残留着化学浆液渗透的灰白色痕迹。周远的“外部软化”策略,显然降低了它的整体强度,为“内部碎解”创造了条件。
就这样,一寸寸地下沉,一次次地悬停,一场场在幽暗井底与千年树桩的贴身肉搏。突击队员们轮番上阵,在狭窄、潮湿、充满震耳噪音和飞溅碎屑的环境里,用风镐的怒吼、液压的闷响、撬棍的嘎吱,一点一点地“啃”碎那些深埋的障碍。汗水、泥浆、机油混合在一起,糊满了他们的防护服和脸庞。每一次成功破碎一块树桩,井内都会响起压抑而兴奋的低吼。每一次悬停和作业,监测室里的空气都紧张得令人窒息。
时间在缓慢的下沉和激烈的破碎中艰难流逝。沉井在无数次微小的停顿和前进中,顽强地向下掘进。倾斜角始终被控制在千分之七以下,应力点虽有波动,但未再触及红色警戒。
当沉井刃脚终于穿透了那噩梦般的古树桩层,抵达设计标高下方坚实的粉砂层时,巨大的井体在自重作用下,发出沉闷而令人心安的“咔哒”一声,完成了最后一次微小的沉降,稳稳地“坐”在了最终的基石上!
“到位了!沉井到位了!”监测员的声音带着狂喜的破音,瞬间点燃了整个指挥部和工地!
老钱冲到监测屏幕前,看着那个标志着最终深度的数字,又看看倾斜仪上那虽然存在(千分之六点五)但已彻底稳定的读数,巨大的狂喜和如释重负的疲惫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这个歪斜着身躯、历经磨难、在泥泞与古木中挣扎了数十个日夜的钢铁巨人,终于,在共和国的工程师和工人们用智慧、汗水甚至生命边缘的勇气铺就的道路上,抵达了它的终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