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台风外围开始影响工地。监测屏幕上,风力数据不断攀升:15米/秒、18米/秒、21米/秒...
启动二级预案!周远对着对讲机喊道,所有高空作业人员立即撤离!
狂风怒吼着撕扯尚未完工的大桥,暴雨如注。监测室里,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盯着实时传回的数据。突然,一组数字开始异常跳动。
东侧主缆振动幅度超标!陈明惊呼。
周远立即调出对应位置的监控画面——在探照灯照射下,可以清晰看到一段主缆正在剧烈摆动,随时可能与临时支架发生碰撞。
必须立即加固!周远抓起安全帽就往外冲。
林涛一把拉住他:太危险了!现在外面阵风超过12级!
如果那段主缆损坏,整个工程将延误至少三个月!周远挣脱林涛的手,我熟悉结构,知道怎么处理最有效。
不顾众人劝阻,周远带着三名抢险队员冲向风雨中的大桥。狂风几乎要将人吹倒,暴雨打得脸生疼。他们用安全绳相互连接,艰难地向振动最剧烈的位置移动。
在能见度不足五米的暴风雨中,周远亲自指挥抢险队员安装额外的抗风索。他的工作服早已湿透,双手被钢索割得鲜血淋漓,却浑然不觉。
再拉紧一点!他对着对讲机大喊,声音淹没在风声中。
经过两小时的奋战,主缆终于被暂时稳定住。当周远一行人安全返回地面时,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
台风过后,阳光重新照耀在工地上。除了部分临时设施受损,主体结构安然无恙。更令人惊喜的是,周远设计的动态监测系统完整记录了整个台风过程中大桥的各项参数,为后续施工和未来同类桥梁设计提供了宝贵数据。
总结会上,张建国高度评价了技术团队的应急表现,特别表扬了周远的科学勇气。林涛走到周远身边,半开玩笑地说:下次再有这种玩命的事,至少叫上我一起。
周远笑着捶了老同学一拳:少不了你的。对了,主缆架设可以恢复了吧?
已经安排好了。林涛顿了顿,正色道,老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方案是对的。台风中的表现证明,它的抗疲劳性能远超传统方法。
周远望向远处正在紧张施工的大桥,轻声道:这才刚刚开始。
---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