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远办公室的落地窗外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桌上的三台显示器同时闪烁着不同内容:左边是杜达铅锌矿的实时卫星图像,中间是不断跳动的股市行情,右边则是外交部紧急联络窗口。
周总,CNN刚发布新闻,称巴基斯坦军方在杜达矿区附近击落一架印度无人机。助理小李快步走进来,递上平板电脑,他们用了印巴濒临战争的标题。
周远放大卫星图像,杜达矿区东北方向约20公里处确实有一个燃烧的黑点。他立刻拨通崔为的卫星电话,却只听到忙音。
刚果那边联系上了吗?
十分钟前通过加密频道最后一次通话。小李调出记录,崔经理说会立即启程前往巴基斯坦,但之后通讯就中断了。
周远拳头不自觉地握紧。崔为刚把阿兹哈尔从刚果转移到相对安全的肯尼亚,现在又要折返战区。他转向另一部电话:给我接国防部合作司。
等待接通的间隙,周远快速梳理着局势:杜达项目不仅是商业投资,更是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价值8亿美元的智能矿山系统设备正滞留在印巴边境。如果战争爆发,这些设备要么被征用,要么毁于战火。
合作司王涛。电话那头传来沉稳的男声。
王司长,我是周远。关于杜达项目...
正好要找你。王涛打断他,外交部刚收到巴方通报,杜达矿区被划为临时军事管制区。所有外籍人员必须48小时内撤离。
周远太阳穴突突直跳:我们的设备呢?价值近十亿...
先保人。王涛语气不容置疑,已经协调巴基斯坦军方提供护送。让你的人立即撤到伊斯兰堡,中国空军会派专机接回。
挂断电话,周远立即组织应急小组。但当他们尝试联系杜达项目组时,所有通讯渠道都已中断。卫星图像显示,矿区附近出现了大量军车和防空导弹阵地。
联系不上崔为,也联系不上杜达团队。小李声音发紧,要通知家属吗?
周远摇头:再等等。给我查阿兹哈尔女儿的位置。
屏幕上很快显示出一个红点——伊斯兰堡国际学校,距离杜达矿区超过600公里。周远眉头舒展了一瞬:还好,至少在安全区域...
话音未落,红点突然开始快速移动,方向正是西南——直奔战区。
见鬼!周远猛地站起,她怎么会往那边去?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边境地带,一辆破旧的丰田越野车正在崎岖山路上颠簸。崔为坐在副驾驶,紧盯着GPS上闪烁的红点——那是阿兹哈尔女儿莎拉的手机信号。
再快些。崔为用乌尔都语对司机说。这个满脸皱纹的老兵是阿兹哈尔的旧部,自愿带他们穿越战区。
后座上的马布托检查着刚买的二手步枪:还有三十公里就到军事检查站了。之后的路...只能步行。
崔为点点头,额头上的伤疤隐隐作痛。三天前,当他在肯尼亚医院告诉阿兹哈尔杜达矿区被军方封锁的消息时,这位巴基斯坦人立刻崩溃了——莎拉没有按计划留在伊斯兰堡,而是偷偷跑回俾路支找父亲。
她不知道我在非洲...一定去了杜达...阿兹哈尔挣扎着要拔输液管,矿区往北十公里有个村庄,她母亲娘家在那里...
于是有了这次疯狂的营救行动。崔为带着尚未痊愈的阿兹哈尔,辗转迪拜飞抵卡拉奇,又找了阿兹哈尔的老战友开车送他们深入战区。一路上,边境冲突的消息越来越糟——交火、空袭、甚至核威胁。
车子突然急刹。前方路中央站着四名持枪士兵,迷彩服上没有明显标识。
民兵还是正规军?崔为低声问。
司机缓缓摇下车窗,用普什图语喊了几句。紧张的对峙后,一名士兵走过来,狐疑地打量着车内的人。
他说前面村庄被炸了,路不通。司机翻译道,印度人声称那里有恐怖分子训练营。
崔为心中一紧:是莎拉去的那个村子吗?
司机询问后,士兵点点头,说了几句话。
他说村庄下午遭到空袭,幸存者都逃往山区了。司机脸色变得苍白,妇女儿童被安置在一个废弃锡矿里。
崔为看了眼渐暗的天色:问他能不能带路。我们可以付钱。
经过十分钟讨价还价,两名士兵同意用摩托车带他们抄小路前往锡矿。车子无法通行,他们只能徒步。
夜幕降临,一行人沿着干涸的河床艰难前行。远处不时传来炮火闪光,照亮崎岖的山路。阿兹哈尔的伤口显然又开始疼痛,但他咬牙坚持着,额头上布满冷汗。
为什么...为什么莎拉要回来...他喘息着问。
崔为扶着他跨过一块巨石:学校放假了,她想见你。
愚蠢!我告诉过她永远别回战区...
因为她爱你。崔为轻声道,就像你冒险去刚果找我一样。
两小时后,他们终于看到了锡矿的入口——山腰上一个黑洞洞的窟窿,周围搭着简陋的帐篷。几名持枪村民警惕地迎上来,直到认出阿兹哈尔才放松戒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