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劲。阿兹哈尔压低声音,示意崔为靠近,这塌方太整齐了,像是...他指向几处新鲜的凿痕,人为的。
崔为脊背一凉。昨晚的梦境突然闪回脑海。他刚要说话,一阵剧烈的眩晕袭来,不得不扶住墙壁稳住身体。
气体!阿兹哈尔突然大喊,所有人戴上自救器!
崔为这才注意到气体检测仪上的红灯疯狂闪烁——氧气含量骤降,一氧化碳浓度飙升。他们迅速启动应急氧气,将受伤的纳西姆老爹转移到相对通风的位置。
必须尽快离开。崔为检查了通风井方向,空气是从那边来的,说明可能通地表。我先进去探路。
太危险!阿兹哈尔拦住他,那通道可能随时坍塌。
比坐在这里等毒气充满整个洞室强。崔为已经系好安全绳,每五分钟我会拉一下绳子,如果停了...
他没有说完,但阿兹哈尔明白了。两人对视一秒,某种无需言说的信任在这一刻建立。阿兹哈尔点点头,接过绳子的另一端:真主保佑。
通道比想象的更窄,崔为不得不卸下部分装备,侧身挤过最狭窄的段落。岩壁上的水珠冰冷刺骨,不时有碎石从头顶掉落。爬行了约二十米后,通道突然转向垂直,变成一个锈迹斑斑的铁梯井。
崔为的矿灯向上照去,梯井似乎没有尽头。他拉了拉绳子示意安全,然后开始攀爬。铁梯在重量下发出不祥的吱呀声,有些横杆已经松动。爬到约三十米高度时,一阵微风拂过他的脸颊——离出口不远了!
就在这时,下方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是绳子的剧烈抖动。崔为心头一紧,迅速下滑查看。回到转弯处时,他看到通道下部发生了二次塌方,阿兹哈尔那边的绳子被死死压住。
阿兹哈尔!能听到吗?崔为对着对讲机呼喊,只有静电噪音回应。
他面临两难选择——继续上爬寻找出口求救,或返回尝试救出队友。看了眼氧气罐读数,崔为咬牙做了决定。他固定好安全绳,开始小心地原路返回。
当崔为灰头土脸地从残存的通道口爬回洞室时,阿兹哈尔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回来了?
通风井通地面,但中间又塌了一段。崔为喘着气说,好消息是,新鲜空气能进来,毒气浓度在下降。
他们重新评估了处境。纳西姆老爹的情况稳定,但需要尽快送医;其他人除了轻微擦伤和脱水,状态尚可。最紧迫的问题是——食物和水。
我记得你说过老矿区像迷宫,崔为突然问阿兹哈尔,这些巷道最终都通向哪里?
阿兹哈尔思索片刻:理论上都连接主井,但很多路段已经坍塌...他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不过有个传说,英国人修建了一条秘密通道,直接通到山后的河谷。
为了快速运输高品位矿石?崔为敏锐地联想到。
纳西姆老爹虚弱地插话:不是传说...我年轻时...走过...他艰难地比划着方向,从那个裂缝...向西...
崔为和阿兹哈尔对视一眼,同时起身向老者指的方向探查。洞室西侧确实有一条几乎被钟乳石掩盖的岩缝,勉强可容一人侧身通过。崔为将矿灯调到最亮,光束穿过缝隙——后面似乎有更大的空间。
我进去看看。崔为卸下所有不必要的装备,只带着对讲机和灯。
岩缝长约五米,崔为屏住呼吸一寸寸挪动。当终于挤过最窄处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洞壁上布满了闪闪发光的矿物结晶,在灯光下如同星辰般璀璨。更令人惊喜的是,一条明显经过人工修整的通道沿着溶洞一侧蜿蜒向上。
找到了!崔为激动地通过对讲机呼叫,这里有条路!
三小时后,当救援队终于从主井方向打通塌方段时,他们只发现了一个空荡荡的洞室和几件丢弃的装备。而与此同时,在矿山背面隐蔽的河谷处,六个满身尘土的人影正跌跌撞撞地走向最近的村庄。
北京,周远办公室的卫星电话在凌晨三点响起。
崔为找到了!王磊的声音因疲惫和兴奋而嘶哑,全员安全,正在奎达医院检查。
周远握电话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发生了什么?
他们从一条英国时期的秘密通道脱险。崔工说...他发现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关于如何将传统找矿法和我们的智能系统结合。
电话两端同时陷入沉默。最终,周远只说了一句:让他好好休息。然后...我要完整的报告。
挂断电话后,周远站在窗前,望着东方渐白的天色。地球另一端的巴基斯坦山区,他的团队又一次在危机中成长。而这次,带回来的或许不仅是技术突破,还有更深层的东西——关于如何在最陌生的土地上,找到通往光明的路径。
---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