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打开天工系统,试图干扰控制信号,但加密太强。正当一筹莫展时,他的耳机里突然传来马继伟的声音:
周工!听我说,用1978的频率!
马师傅?你怎么...
杜矿长给我的对讲机!听着,我爹说过,78年张工在齐大山做过实验,用的是一种特殊频段...一阵杂音后,试试14.7千赫兹!
周远立即调整天工系统。当频率调到14.7千赫兹时,奇迹发生了——楼外的蓝水突然停滞,然后开始缓慢后退。
起作用了!丽莎惊呼。
楼内传来更多爆炸声。突然,一个穿着ST制服的人从窗口跳出,落在蓝水中。液体立刻像饿狼扑食般包裹住他,惨叫声令人毛骨悚然。
自食恶果。周远冷冷地说。
杜志坚带着人冲出大楼,脸上带着胜利的狞笑:端了老窝!缴获一台军用信号发射器,还有这个...他扔给周远一个硬盘,插在机器上的。
回到临时指挥所,周远检查硬盘内容,发现是ST集团的内部通讯记录。最令人震惊的是一段视频会议——迈克尔·李用英语说:齐大山是最后的测试场。成功后,刚果的超级菌株将全面激活。三菱形时代即将到来。
视频日期是...昨天!
他们要在刚果做什么?杜志坚问。
丽莎翻译后解释:刚果有全球最大的钴矿和稀土矿。如果ST集团控制那里...
就等于扼住了新能源的咽喉。周远接口。他继续浏览文件,突然发现一份标着的1962年档案扫描件。打开后,一张老照片映入眼帘:年轻的张工和几个中苏科学家站在齐大山矿前,其中有个亚裔面孔特别醒目——照片标注为李铭博士。
你祖父?周远看向丽莎。
丽莎点头,脸色难看:他当时是ST集团的联络人,负责...窃取数据。
档案详细记录了李铭如何将三菱形计划的核心技术泄露给西方,导致中方不得不封存所有研究。而张工和徐志强等人,则秘密保留了原始菌种和抑制技术。
所以这场战争...杜志坚若有所思,从六十年前就开始了?
陈明宝的电话突然打来:周远!抑制剂上飞机了,但有个问题...刚果那边传来消息,ST集团提前激活了超级菌株!刚果河开始变蓝!
周远握紧拳头。时间不多了。他转向杜志坚:我们需要下井,找到1962年的实验区。张工一定在那里留下了什么。
杜志坚二话不说,重新戴上安全帽:护矿队,跟我下井!
主井的升降机降到200米深处时,温度已升至50度。蓝水虽然退去,但井壁上残留的荧光脉络仍清晰可见,像某种古老的符文。杜志坚用矿灯照亮一条侧巷:老苏联区在这边,封存六十多年了。
巷道尽头是一扇沉重的防爆门,上面用俄文和中文写着绝密禁区。门锁早已锈死,杜志坚直接下令用炸药爆破。
轰隆一声巨响后,尘封半个世纪的秘密重见天日。里面是个保存完好的实验室,设备上蒙着防尘布。中央的培养舱已经空了,但墙上贴着的图表依然清晰——正是H-7菌株的原始培养流程。
看这个。丽莎从档案柜里取出一本日志,1962年9月的记录...张工在这里成功研发了第一代抑制剂!
周远翻阅日志,张工的笔迹跃然纸上:
9月15日:确认H-7菌株被李铭窃取。所幸最关键的抑制因子未被发现...将其封存于齐大山特殊矿脉中,唯有钬-164同位素可激活...
9月17日:三菱形已遭亵渎。从今往后,真正的标志应加入第四元素...
日志最后一页贴着一张奇怪的图纸:三个菱形中央,多了一个小小的圆圈。
第四元素...周远喃喃自语。
杜志坚从另一个柜子里找出几个金属罐:是不是找这个?标着终极抑制因子
周远检查罐体,上面用红漆写着使用说明:仅限紧急状态,释放后将永久改变矿区生态。
就像核武器的最后手段。杜志坚严肃地说。
突然,整个实验室剧烈震动。对讲机里传来急促的呼叫:杜矿!地面遭到袭击!有直升机投下不明液体!
他们冲回地面,眼前的景象令人窒息——三架黑色直升机正在矿区上空盘旋,投下一袋袋蓝色物质。落地后,这些物质迅速溶解,形成新的蓝水湖。更可怕的是,原有蓝水像受到召唤般向这些新点汇集,水位迅速上涨。
他们在加强控制信号!丽莎喊道,想把整个矿区变成培养池!
周远看向手中的金属罐。张工所说的终极手段,或许就是此刻。但一旦使用,齐大山矿将永远改变...
用吧。杜志坚沉声说,矿毁了可以再找,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周远深吸一口气,打开罐体。里面是六个密封的玻璃管,装着黑色粉末。他按照说明将管子插入天工系统的特殊槽位,设定好参数。
需要分散投放。周远分配任务,杜矿长负责西区,丽莎东区,我投主井口。
我呢?马继伟拄着拐杖走来。
周远递给他一个管子:听说你扔手榴弹是全矿冠军?
马继伟的金牙一闪:瞧好吧!
五分钟后,四朵在矿区不同位置绽放。黑色粉末接触蓝水的瞬间,像无数饥饿的微生物般扑向菌群。蓝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淡、分解,最终化为一滩滩无害的清水。
直升机见势不妙,仓皇逃离。矿区响起一片欢呼声。但周远知道,这只是战役的胜利,战争远未结束。ST集团在刚果的超级菌株仍在肆虐,而三菱形理事会的阴影笼罩全球。
回到指挥所,他拨通李卫国的电话:李总,我需要去瑞士。是时候会会这位迈克尔·李了。
挂断电话,周远看向手中那张奇怪的图纸——三个菱形加一个圆圈。张工留下的最后密码,或许正是终结这场跨越六十年的资源战争的关键。
窗外,齐大山的夕阳如血。明天,他将飞往苏黎世,那个全球金融与权力的中心。在那里,等待他的不仅是ST集团的迈克尔·李,更是整个三菱形理事会的真面目。
---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