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工,老赵借着酒劲问,您为啥这么拼?听说您都拒绝设计院的高薪了。
这个问题让周远陷入沉思。他望着夜空中半成形的穹顶轮廓,缓缓道:我父亲是铁路工程师,参与过青藏线建设。我小时候问他,为什么要在那么苦的地方工作。他说...周远模仿父亲的语气,总得有人把路修到天边去
工人们安静下来。周远继续道:后来我上大学,看到汶川地震的新闻,那些倒塌的校舍里埋着孩子...那时我就决定,这辈子建的每一栋楼,都要经得起最严苛的考验。
火光映照下,不少工人悄悄抹眼泪。老赵举起酒杯:周总工,就冲您这句话,明天弟兄们拼了命也把穹顶焊漂亮!
第二天,工作氛围焕然一新。工人们自发组织质量互检,效率不降反升。周远这才明白,真正的领导力不是靠职位压人,而是赢得人心的认同。
穹顶合龙的日子终于到来。最后一块中央钢环缓缓吊装到位,工人们熟练地进行临时固定。周远亲自检查每一个对接口,确保毫厘不差。
准备焊接!随着一声令下,十二名焊工同时作业,电弧光如同庆典的烟花。周远站在穹顶中央,环顾四周——东面是初升的太阳,西面是尚未散去的晨星,而脚下,这座城市正在苏醒。
这一刻,所有的疲惫、压力和挣扎都值得了。
合龙仪式上,张振国难得地发表了动情讲话:...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接下来还有更艰巨的装修和设备安装。但我相信,有了这样的团队,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仪式结束后,张振国把周远叫到一旁:集团决定推荐你参选十大杰出青年工程师
周远惊讶不已:我还不够格...
别废话,张振国习惯性地想点烟,想起是在禁烟区又放下,对了,你父亲情况怎么样?
在康复中,但...可能无法完全恢复了。
张振国沉默片刻:找个时间多陪陪他吧。工程是永远干不完的,家人...错过了就真没了。
周远没想到铁血经理能说出这样的话。他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张总,您认识我父亲?
张振国露出罕见的微笑:老周没告诉你?我们当年在铁道兵是一个连的。他是我见过最倔的工程师,为了一个涵洞设计能跟师长拍桌子...
这个意外发现让周远震惊不已。原来张振国一直知道他是谁的儿子,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他总对周远格外严格。
穹顶完工后,项目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幕墙、机电、内装各专业全面铺开,协调工作成几何级数增长。周远每天要处理上百个技术问题,从大堂石材的色差到电梯井的共振噪音,事无巨细。
一个深夜,周远在巡查时发现核心筒内的防火涂料施工不符合要求。他立即叫停,要求返工。分包商负责人急了:周总工,这涂料是甲方指定的!
不管谁指定的,不符合消防规范就必须改!周远态度坚决。
可...这是吴总监推荐的供应商...负责人压低声音。
吴雅楠?周远心头一紧。材料风波后,她已经离开设计院,但显然还在这个行业活动。周远连夜调取材料检测报告,果然发现了猫腻——防火性能不达标。
第二天,周远直接找到甲方代表:必须更换防火涂料,否则消防验收通不过。
甲方代表面露难色:可这是...上面领导的关系...
那就请领导签字确认愿意承担消防安全责任。周远不留余地。
最终,甲方妥协了,涂料全部更换。但周远清楚,这只是无数工程潜规则的冰山一角。在这个行业里,坚持原则往往意味着四面树敌。
随着竣工日期临近,压力与日俱增。一天,周远在检查避难层时,发现通风管道安装存在严重隐患——抗震支架间距超标,一旦地震可能导致系统瘫痪。
必须整改,周远对机电经理说,这是生命安全系统。
机电经理却一脸为难:周总工,工期太紧了...能不能先通过,等验收后再...
绝对不行!周远罕见地提高了嗓门,避难层是最后的安全防线!我们有什么权利拿使用者的生命冒险?
争论最终闹到张振国那里。出乎意料的是,一向重视工期的张振国这次站在了周远一边:按周总工说的做。工期再紧,安全红线不能碰。
事后,张振国对周远说:知道为什么我支持你吗?因为工程完工后我们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但使用这栋楼的人要在这里生活几十年。做工程,得对得起这份信托。
这番话让周远对这位严师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张振国铁血外表下,是对工程本质的深刻认知和敬畏。
竣工前最后一个月,周远几乎以工地为家。每天睡三四个小时,咖啡当水喝。陈默看不下去了,强行接管部分工作:你去休息,这些我来处理。
可是...
没有可是!你想像你爸一样躺进医院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