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击中了周远。他回到临时宿舍,倒头就睡。这一觉睡了整整十六个小时,醒来时发现手机上有十几个未接来电和母亲的一条信息:你爸今天能说完整句子了,他问你的楼盖得怎么样了。
周远眼眶发热,立即拨通视频电话。屏幕上,父亲半躺在病床上,嘴角还有些歪斜,但眼神明亮了许多。
节...节点...父亲费力地说。
节点很好,试验超额达标。周远知道父亲最关心什么。
父亲笑了,缓慢但清晰地说:我...骄傲...
简单的两个字,让周远泪如雨下。所有的辛苦、压力和委屈,在这一刻都值得了。
竣工倒计时七天,云端之塔迎来了最后一道考验——消防验收。当验收组组长在合格书上签字时,整个项目团队爆发出欢呼。有人开香槟庆祝,有人相拥而泣。两年多的汗水、泪水和血水,终于凝结成这座矗立云端的丰碑。
庆功宴上,张振国喝得微醺,搂着周远的肩膀说:小子,知道吗?两年前你刚来时,我觉得你就是个书呆子...现在,他举起酒杯,敬最他妈较真的工程师!
周远笑着干杯,却注意到陈默独自坐在角落。他走过去,发现陈默正盯着手机上一张老旧照片发呆——照片里年轻的陈默站在一栋未完工的建筑前,笑容灿烂。
那是...周远轻声问。
我第一个项目,陈默收起手机,也是最后一个亲自设计的项目。因为结构计算失误,交付后出现裂缝...我被调离设计岗位,再没碰过设计。
周远这才明白陈默所有反常的根源。他想说些什么,陈默却摆摆手:你不一样,周远。你有我没有的勇气和坚持。这座塔...很好。
竣工典礼当天,晴空万里。云端之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玻璃幕墙映照着蓝天白云,宛如通向天际的阶梯。政要、媒体、各界名流齐聚一堂,掌声和闪光灯中,周远却悄悄退到人群边缘。
他仰头望着这座亲手参与缔造的建筑,想起这两年的点点滴滴——第一次放线的笨拙,塌方抢险的惊险,材料风波的抉择,父亲病榻的嘱托...每一段记忆都如钢构上的焊缝,牢固地连接起他的成长轨迹。
手机震动,是一条来自吴雅楠的信息:恭喜。你赢了。简单的四个字,却让周远五味杂陈。在这个复杂的行业里,没有绝对的善恶,只有不同的选择和代价。
张振国走过来,顺着周远的目光望向塔顶:想什么呢?
我在想...接下来该做什么。周远实话实说。
傻小子,张振国点燃一支烟,工程人永远有下一个工地。集团决定派我去马来西亚,负责一带一路项目。有兴趣一起吗?
周远惊讶地看着他。海外项目意味着全新的挑战和更广阔的舞台。但父亲还需要康复,母亲一个人照顾不过来...
不急,你考虑考虑。张振国看出他的犹豫,不过,他吐出一个烟圈,像你这样的工程师,注定不该局限在一个地方。
典礼结束,人群散去。周远独自登上云端之塔的顶层。站在城市之巅,极目远眺,地平线上已有新的塔吊耸立——那是城市的下一个地标,也是下一代工程人即将书写的传奇。
风吹起周远的衣领,带来远方海洋的气息。他知道,无论下一个工地在哪里,有一点永远不会变——对工程的热爱与敬畏,将如钢铁般支撑他走向更远的未来。
因为,这就是工程人的脊梁。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