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中,李达康也对眼前这位放羊老人有了初步的了解。
老人家当年就是修建这条高速公路的金山县施工队中的一员,发生梭子坡隧道坍塌事故的时候,有两个和他同村的工友永远的将自己的生命留在了这条隧道中。
而这名老人在年纪大了,干不来体力活之后,就买了十几只山羊在这梭子坡一带搞起了养殖放牧,一方面是为了给自己的晚年找点事情做,另一方面也是想以这种方式经常和那故去的工友们在梭子坡重逢。
聊到最后,老人热情的邀请李达康前去他在梭子坡半坡山上的家中喝茶。
对此,李达康没有拒绝,而是答应老人后欣然前往。
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还能遇到这样一位‘曾经的故人’,能从他的口中听到一段肯定自己过往功绩的话语,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
就在李达康跟随着老人离开坡顶之时,远处的高速公路尽头,已经隐约能看见闪烁的警灯和飞驰的警车。
李达康眼角的余光,已经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可现在的他却全然不在意,只想和老人回家喝一口热茶。
放羊老人在半山坡的家,与其说是家,倒不如形容为一个仅仅是能遮风挡雨的草棚更为合适。
进屋后,老人热情的招呼着李达康喝茶。
喝得是最便宜的金山县富硒茶,但对于此时的李达康而言,这富硒茶的茶水却是比他办公室里的极品西湖龙井更有滋味。
与此同时。
侯亮平所在的移动指挥车,距离梭子坡服务区已不足十公里,京州市局的干警更是已经先一步抵达梭子坡服务区,并且发现了李达康遗留在服务区内的民用牌照路虎车,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汇报给了联合办案组的组织侯亮平。
“侯局长,我们在梭子坡服务区内发现了犯罪嫌疑人李达康驾驶的车辆,人不在车上,根据服务区内的监控画面显示,犯罪嫌疑人李达康已经通过服务区的小路离开,消失在通往梭子坡隧道坡顶方向的小路上!”
侯亮平的耳机听筒中,传来了前方一线抓捕队员的实时通报。
几乎已经可以确定,李达康就是在梭子坡这一片范围。
得知此消息,侯亮平当即向沙瑞金作了汇报,并且请求沙书记下令让警方的直升机配合联合办案组一起行动。
紧接着,在沙瑞金的亲自指挥下,三架警用直升机从京州市起飞,载着三个战斗小组的特警人员飞赴梭子坡。
而在梭子坡前线指挥的侯亮平,则是果断下令封锁了通往梭子坡的各个路口,并且已经做好了开始地毯式搜索的准备,只等待警方的直升机抵达后就开始对梭子坡进行搜山行动。
此时的侯亮平,对于抓捕李达康已经是志在必得的。
这一次,他绝不会在闹出乌龙事件,更不会无功而返。
又过了半小时,三架警方的警用直升机已经轰鸣着抵达了梭子坡隧道附近,巨大的螺旋桨轰鸣声让人隔得老远就能听见。
侯亮平也从移动指挥车内走了下来,拿着对讲机同步下达搜山命令:“各单位注意,各单位注意;”
“听我指挥,开始行动!”
下达完指令,侯亮平也跟着其中一队搜山队上山,亲自参与到对李达康的抓捕工作中。
联合办案组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连警用直升机都出动了,自然是瞒不过在半山坡老人家中喝茶的李达康的眼睛和耳朵。
听着屋外巨大的直升机螺旋桨轰鸣声,李达康的脸上依旧是一脸平静和坦然,仿佛早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的准备。
倒是放羊的老人有些诧异,为何会突然有直升机出现在梭子坡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终于,李达康喝完了杯中的茶水。
他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行政夹克,然后对着依旧是一头雾水的放羊老人说了一句:“老人家,谢谢你的招待,这茶很好喝;”
“我,该走了!”
“李书记,你这就要走了啊?”
面对李达康的辞行,放羊老人显得有些不舍。
他一个人在山上放羊的日子,难得遇到一个愿意听他絮叨往事的‘故人’,还准备下午杀一只鸡招待李达康,和这位金山县百姓心目中的李书记喝一杯,尽地主之谊哩!
放羊老人举着手上的大公鸡晃了晃,对李达康说道:“李书记,你看我这鸡都抓好了,吃了饭再走也不迟啊!”
“不了!”
面对放羊老人的热情挽留,李达康笑着拒绝道:“老人家,下次有机会我再来喝茶,吃饭!”
“再见!”
说完,李达康拎着自己的手提包头也不回的走出了这处茅草棚。
李达康此番选择将梭子坡作为自己的最后一站,就是为了临死前也要拉上侯亮平垫背的,又怎么可能留在这处显眼的山间茅草屋内等着被侯亮平瓮中捉鳖。
这一刻,李达康的境遇和心态,可是和前世走到穷途末路的祁同伟完全不同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代从军,满门将星扶祁同伟进部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代从军,满门将星扶祁同伟进部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