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逍宇心中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无奈。他原以为,自己带来的“起重机”、“水泥”、“轨道车”乃至“火炮”这些足以改变生产和战斗模式的事物,已经足够冲击人们固有的认知,尤其是打破“普通人注定弱于修行者”这道坚不可摧的壁垒。
杨根、忠勇仁义四卫、甚至爷爷和柳梦嫣、司明月他们,在初次见到这些新奇事物时,无不表现出极大的震惊与赞叹。樊城的普通百姓更是因此眼界大开,内心深处那被压抑了无数代的、对于改变自身命运的渴望被点燃,勇气与信心得以滋长。
然而,他此刻清晰地意识到,那种震惊和赞叹,更多是对于“器物”本身神奇效果的惊叹,是一种“看热闹”般的新奇感。当涉及到最根本的力量对比、涉及到生死搏杀的战场时,那延续了数千年的、刻在骨子里的观念——“修行者天生优于普通人”——依然如铜墙铁壁般坚固,未曾真正动摇。
诚然,个体之间,无法修行者与修行者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道鸿沟在单纯的身体素质、真气运用、反应速度等方面,确实巨大得令人绝望。
但杨逍宇始终坚信,人类之所以能从蒙昧走向文明,能够成为万物灵长,依靠的从来不是尖牙利爪,而是智慧,是学习和创造的能力,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本领!工具,就是力量的延伸,是架设在鸿沟之上的桥梁!
当普通人能够通过滑轮组轻松吊起千斤巨石,当他们能够操纵“天雷地火”在远处摧毁山壁,那么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在军队这种依靠组织、纪律、配合和装备来形成集体战斗力的领域,就不应该再简单地用个体武勇的旧尺子去衡量和定义一切了。
尤其,不该如此直白地、甚至带着“善意”的怜悯,去剥夺普通人参与保卫家园、争取自身地位的权利和希望!
杨逍宇心念电转,并没有立刻出言反驳莫盛启那看似有理、实则固化的观点。他需要更深刻地了解自己身后这些沉默的、被轻视的力量,他们的想法是什么。
他转身,走向那群依旧如同木桩般站在原地,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围拢过来看热闹的普通百姓出身的“士兵”们。他们脸上还残留着被莫盛启话语打击后的失落、自卑与不安。
“你们,”杨逍宇走到他们面前,声音平和地问道,“刚才为什么没有像他们一样过来?是害怕?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站在最前排的一个皮肤黝黑、手掌粗糙的年轻汉子,有些局促地搓着手,低着头,声音不大但清晰地回答:“回……回少爷,杨管家……没有下令解散,也……也没有让我们移动。我们……我们在训练,得听令。”
他的回答很简单,甚至有些质朴到愚笨。但在杨逍宇听来,却如同天籁!
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随即被更强烈的欣喜和满意所取代。他看到了比工具和技术更宝贵的东西——纪律的雏形,以及责任感的萌芽!
事实上,这些普通人敢于主动加入军队,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反映出,樊城推行的新政和展现的“奇迹”,已经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种子,让他们潜意识里开始相信,自己或许真的能够像那些高高在上的修行者一样,为这片土地贡献一份力量,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保护。只不过,这种观念的转变还十分脆弱,如同刚刚破土的嫩芽,尚未深深扎根,因此轻易就被莫盛启那番基于“现实”的论断给打击得摇摇欲坠。
而以莫盛启为代表的修行者们,其实也并非心存恶意。他们只是习惯了千百年来俯视的视角,并且从“结果”上来看,即便是使用同样的工具,拥有真气的修行者往往能做得更快、更好、更持久。所以他们虽然对杨逍宇弄出来的东西感到惊讶,但在根本的力量认知和军队构成观念上,并未发生真正的转变。
杨逍宇敏锐地意识到,眼前这场小小的冲突,绝不仅仅关乎这几十个普通士兵的去留。如果处理不好,任由“普通人无用论”再次占据上风,那么受到打击的将不仅仅是场中这些人,更会如同冰水般浇灭刚刚在樊城所有普通百姓心中燃起的那点希望之火和转变的苗头。等待下一次这样的契机,不知又要到何年何月了。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站在原地,转过身,目光平静却坚定地望向莫盛启,以及他身后那些脸上带着不服、甚至隐隐有些看轻自己这位“少爷”的杨家仆从和赤日遗民们。
他的身后,是那群因为他的到来而稍微挺直了些腰杆的普通士兵。
杨逍宇清了清嗓子,运起一丝真气,使得自己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地传遍了整个训练场:
“在我看来,所谓军队,所谓军人,首要的、最基本的核心素质,并非个人武力之高下,而是——服从命令,恪守纪律!”
他伸手指向身后那些纹丝不动的普通士兵,声音陡然拔高:“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在场的各位,恐怕都没有我身后这些兄弟合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是废物,但我家娘子有系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是废物,但我家娘子有系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