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北风卷着黄河渡口的沙尘,掠过沛县丰邑的街巷。街口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落尽了叶子,皲裂的树干上缠着新扎的红绸,光秃秃的枝桠间挂着八面赤底黄纹的汉旗,旗上“汉”字被风扯得猎猎作响,映得街边酒肆的布幌子都泛着红光。百姓们扶老携幼挤在街两侧的屋檐下,手里攥着刚蒸好的黍米糕,踮着脚尖朝西眺望,孩童们则举着用红纸剪的小旗,蹦跳着喊:“陛下要回来了!刘亭长要回来了!”
人群中,一个穿粗布短褂的汉子正踮脚张望,腰间别着的铜制酒壶磕碰着胯骨——他是当年丰邑酒肆的掌柜李老三,如今已是满头白发。旁边一个妇人扯了扯他的袖子:“当家的,你说陛下真能记得咱?当年他欠你五文酒钱,可是到现在都没还呢!”李老三拍了拍酒壶,瞪了妇人一眼:“休得胡言!陛下如今是天子,哪还记得这点小事?再说当年要不是我多赊了他两壶米酒,他哪有力气去芒砀山斩蛇?”这话引得周围人一阵哄笑,人群的紧张与期待,都在这笑声里淡了几分。
街尾的土地庙前,几个老兵模样的汉子正凑在一起说话,每人手里都捏着一块褪色的麻布——那是当年跟着刘邦起兵时穿的兵卒服碎片。“还记得吗?当年咱们从这里出发,陛下骑着一匹瘦马,连盔甲都没有,还是我把我爹的旧皮袄给了他!”一个断了左臂的汉子拍着胸脯道,他是当年的伍长赵二柱,彭城之战时为护刘邦丢了胳膊,后来解甲归田。旁边一个瞎了右眼的汉子点头道:“怎会不记得!陛下当时说,等得了天下,定要让咱们丰邑人天天有肉吃、顿顿有酒喝!如今看来,陛下没骗人啊!”
忽然,街口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是震天的鼓乐——先是三通鼙鼓,震得窗棂都发颤;再是编钟齐鸣,清越的声响盖过了风声。百姓们连忙噤声,伸长了脖子望去。只见一队手持斧钺的虎贲军先开路,鎏金的斧刃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斧柄上系着的红缨随风飘动;接着是两百名身披重甲的骑士,甲叶碰撞声清脆悦耳,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震得街边的酒旗都微微颤动,每匹马的马鬃上都系着一朵大红花。
骑士过后,是一辆由四匹枣红马拉着的銮驾,车厢雕着五爪金龙,龙鳞用金箔贴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车帘是用西域进贡的云锦缝制,绣着日月山河图案。銮驾两侧,萧何、周勃、陈平、樊哙四位大臣骑着高头大马随行,萧何身着紫色相袍,手持玉笏;周勃身披黑色铠甲,腰佩长剑;陈平穿着素色锦袍,面含浅笑;樊哙则是一身武将朝服,满脸虬髯,时不时朝街边百姓挥手。
“来了!是陛下的銮驾!”有人高声喊道,百姓们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孩童们更是直接冲到街旁,挥舞着手里的小旗。几个老人激动得跪倒在地,朝着銮驾连连磕头,嘴里念叨着:“苍天有眼啊!咱们丰邑出天子了!”
銮驾缓缓停在当年刘邦当亭长时的旧宅前,车帘由两名内侍掀开,刘邦身着玄色龙袍,腰系玉带,缓步走下马车。他虽年近六旬,又刚平定英布叛乱,肩上中了一箭尚未痊愈,走路时左肩微微倾斜,却依旧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帝王的威严。龙袍的袖口和领口绣着精致的云纹,是吕后亲手所绣,针脚细密,透着几分温情。
看到街边熟悉的面孔,刘邦紧绷的嘴角渐渐柔和,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声音洪亮却带着几分乡音:“父老乡亲们,朕——刘季,回来了!”这一声“刘季”,瞬间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刚才还拘谨的人群顿时活跃起来,有人高声喊道:“刘亭长!还记得我吗?我是当年给你送过馒头的王小二啊!”刘邦朝着声音来源望去,笑道:“记得!你当年送的馒头,还是热乎的,朕到现在都记得那个味儿!”
人群中,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拄着拐杖,在两个年轻人的搀扶下走出,正是当年刘邦的邻居王二公。他今年已八十七岁,腰杆却依旧挺直,走到刘邦面前,颤巍巍跪倒便拜:“草民王二公,参见陛下!陛下还记得草民吗?当年您欠草民的三壶米酒,还没还呢!”
刘邦闻言哈哈大笑,上前亲自扶起他,拍着他的肩膀道:“王大叔,朕怎会忘了!当年朕要去咸阳服徭役,兜里没钱,是你从酒窖里翻出三壶陈酿,塞给朕当盘缠。朕当时说,等回来定要加倍还你,今日朕回来了,不仅要还你米酒,还要与你痛饮三百杯!”说着,他对侍从道:“取朕带来的御酒,给王大叔满上!”
侍从连忙取来一坛贴着“御赐”封条的酒,打开封泥,一股浓郁的酒香瞬间弥漫开来。王二公抽了抽鼻子,笑道:“好香的酒!比草民当年的陈酿好多了!”刘邦拉着他的手,道:“王大叔,当年朕在你家蹭饭,你老伴做的辣炒狗肉,可是朕这辈子吃过最好的菜!”王二公眼眶一红:“陛下还记得贱内的手艺?她要是还在,定会高兴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楚汉争霸演义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楚汉争霸演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