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都说创业像下海,扑通一声跳进去,是喝饱还是沉底,全看水性。我的水性咋练的?从杭州四季青边上那个两百平仓库开始的。那是2005年,我刚把摆地摊攒下的辛苦钱加上借来的十几万,一把梭哈,押在了这间仓库上,心里琢磨着:“干他妈的!就叫‘SUDU’了!”听起来像“速度”,就是觉着快,图个吉利。那会儿哪懂啥大道理,就知道得赶紧把这摊子支棱起来。
这仓库看着平平无奇,里头学问可大了。淘宝?得开,这年头没个线上门面都不好意思跟人说你是卖东西的。1688?咬牙续了诚信通,搞批发的命脉啊。大学代理?这可是细水长流的毛细血管,撒网似的散出去,力量才大。再加上老本行——支摊儿摆夜市,那实实在在的钞票进腰包,心里才踏实。有人笑我,说你这是蜘蛛撒网,四条腿走路,也不怕扯着蛋?我心说,扯着蛋也比饿死强啊!手里没现金,心里就慌,这是真理,刚起步的小老板都懂。
印传单这事儿,最能体现点草根智慧。跑去打印店,老陈推推眼镜:“哟,招代理,卖一件给提成?脑子活啊小子,比三楼那帮温州老狐狸转得还快!”我看着那沾着油墨、印着“支持支付宝担保交易”的新单子,心里美滋滋,这就是未来的火种啊。干买卖,说到底就是让人愿意跟着你玩,利益上拴住了,事儿就成了大半。
刚回仓库拉卷闸门,“嗡——”手机就在兜里发癫。一看尾号3487?有点眼熟。电话接通刚“喂”一声,就被一阵“轰隆轰隆”的汽笛声打断了,像火车碾过来,还夹着“哐当”集装箱落地的动静。再拨?忙音。抬头看见96路慢悠悠晃过浙江水利水电学校大门,车窗里闪过去的半张脸,好像在哪儿见过?有点像昨晚巷子里那个...心里莫名咯噔一下。生意场上,很多信号就这么突然砸过来,还没来得及琢磨清楚就溜了。
门没拉全,三个穿森马T恤的小年轻就堵门口了。“汪老板?英姐叫我们来拿SUDU新款。”英姐?这名字有年头了!想起来了,去年在新塘路夜市打游击,总有个戴渔夫帽的姑娘来买衣服,爽快!那会儿没微信,全靠短信对暗号接头,搞得跟地下工作者似的。小人物创业就这点好玩儿,处处是故人。带他们看样衣,特意掀开最里面一个大纸箱,露出刚到的新款。那穿匡威帆布鞋的圆脸姑娘举着件“踏雪寻梅”侠客背影卫衣犹豫。我二话不说,掏出佳能小相机“咔嚓”两张:“照片发你QQ空间,注明‘SUDU四季青直供独家设计’,有人下单,直接从我这发!”看,这就是最原始的网红带货雏形嘛!
傍晚蹲门口啃烧饼,诺基亚在水泥地上“嗡嗡”打转。仓库里旺旺“叮咚”、1688后台“叮咚叮咚”,声音交织,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门口还堆着晚上出摊要补的三十件T恤。对面网吧破喇叭嚎着“老鼠爱大米”,我翻开账本划拉:四季青老刘的牛仔货款账期压了十五天;下沙又签了七个代理点;淘宝图片得赶紧找美院学生重拍...事儿堆着人,压得喘气儿都粗点。风一吹,那张“诚招代理”的单子“啪”贴门上,“支持QQ视频看货”几个字上还印着半个脏鞋印。点根红双喜,看着烟雾在暮色里爬,白天那个没接清楚的电话和公交上的侧脸,在脑子里晃晃悠悠。
这仓库啊,开门做生意,就像开了个小江湖。三教九流,好人赖人,都往里灌。
开业前那摊子事儿就挺“丰富”。装修队老陈?这人滑头得很,活儿干得稀松,材料搞的鬼挺多。有天晚上,带着碟片哥、佳林、君斌几个弟兄,把他“请”到了公园人工湖边,想掰扯掰扯上次围殴我的事儿。风带着水腥气和零星蛙叫,湖边芦苇沙沙响。碟片哥攥着泡过湖水的麻绳,月光下反着幽光。老陈那解放鞋陷在泥里拖出深痕。过程...挺粗暴,就不细说了,反正不是啥光彩事儿。最后老陈像个大粽子似的被浸了几次水,抖得像筛糠。后来他还真掏了钱出来,结果佳林抢过去对着路灯一看,水印里毛主席都让水给泡发了胀。“操,别他妈是假钞吧?” 这声骂出来,大家心里都凉半截。夜风送着远处环卫车叮当响,老陈弓着背咳得撕心裂肺,把之前那点事儿全吐出来了。
最后碟片哥踹了脚地上的空易拉罐,铝罐叮叮哐哐滚进了下水道。老陈钻进的士,车顶那个“空车”牌子像短路了似地疯狂闪烁红绿,后视镜里他那张贴在车窗上、湿漉漉又扭曲变形的脸,跟刚从水里捞出来又揉烂了的冥币似的,看得人心里膈应得慌。
事后想想,这事儿办得挺糙,甚至算违法了!当时就图个“气势”和“解恨”,其实也暴露了自己不成熟,没搞清规则和界限。后来再遇到事儿,就明白能用钱和合同掰扯清楚的,就尽量别用其他手段。但这也算是一个分水岭吧:逼着我去想,这生意到底怎么做才算正道?光靠一股子狠劲儿?不行。得有点规矩,哪怕是江湖规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服装品牌主理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服装品牌主理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