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医学院的紫苏香
天刚亮,林悦就被院角的窸窣声吵醒。推窗一看,小萤正蹲在紫苏苗边,用个小喷壶往土里洒水,晨光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像株刚冒头的嫩芽。
“别浇太多,”林悦笑着走过去,“京城的土保水,浇多了会烂根。”她接过喷壶,指尖触到壶柄上的刻痕——是沈青的手艺,壶身上还刻着片小小的紫苏叶,“沈青教过的,忘了?”
小萤吐吐舌头:“太紧张了嘛,怕它们活不成。”她指着土里刚拱出的绿芽,眼睛亮晶晶的,“你看!冒头了!跟咱院里的一模一样!”
吃过早饭,周伙计来接她们去医学院。马车穿过胡同,青石板路“咯噔”作响,倒比火车多了几分熟悉的安稳。小萤扒着车窗,数着路边的门墩,忽然指着一处宅院喊:“姐姐你看!那墙上爬的是不是紫苏?”
墙头果然垂着几株紫苏,叶片在风里晃着,竟比院里的长得更泼辣。林悦想起沈青信里的话,心里踏实了不少——连野生的都能在京城扎根,她们又怕什么呢?
医学院的大门比想象中肃穆,朱漆门柱上挂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门旁的老槐树枝繁叶茂,正是王二说过的那棵。门口站着位穿长衫的先生,鬓角带霜,眼神却清亮,见了林悦便拱手:“林姑娘吧?我是李教授,久仰你的《紫苏南北药性差异》。”
林悦赶紧回礼,刚要说话,就见李教授盯着她怀里的布包笑:“这是……带着家乡的药香来的?”
布包里是她特意带来的紫苏标本,叶片用镇纸压得平展,还带着淡淡的清香。林悦红了脸:“想着或许能用上……”
“好得很,”李教授接过标本,对着光看了看,“南方紫苏偏辛温,北方偏苦寒,你这标本倒是把差异显出来了。走,我带你去藏书楼,那里有本《神农本草经疏》,里面对紫苏的记载,或许能给你些启发。”
藏书楼的木梯吱呀作响,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书页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李教授从高高的书架上取下本线装书,封皮已经泛黄,翻开时带着股陈年的纸香:“你看这里,‘紫苏……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说的就是紫苏梗与紫苏子的药性之别,与你在报告里写的‘梗理气、子润肺’,不谋而合。”
林悦凑近了看,墨迹虽淡,却字字清晰。忽然发现书页边缘有行小字,是用朱砂写的:“江南紫苏可入茶,塞北紫苏宜入酒”,字迹洒脱,倒像是位懂药的前辈批注。
“这是前清的太医批注的,”李教授见她盯着小字看,便解释道,“他一生遍历南北,说紫苏的性子,随水土变,却也随人心变——用心待它,它便给你最合时宜的药效。”
这话像颗石子,在林悦心里漾开圈涟漪。她忽然想起苏瑶酿的紫苏酒,想起沈青晒的紫苏茶,可不就是“随人心变”么?
中午在医学院的食堂吃饭,糙米饭配着炒青菜,倒比想象中家常。李教授指着桌上的咸菜笑:“尝尝这个,是后厨用紫苏叶腌的,跟你家乡的味道像不像?”
林悦夹了一筷子,咸香里带着紫苏的清冽,竟真有几分王婶腌菜的滋味。小萤吃得直点头:“比京城的糖画还下饭!”
饭后,李教授带她们去实验室。玻璃器皿在阳光下闪着光,架子上摆着各式药材,林悦一眼就看见了角落里的紫苏标本——标签上写着“江南种”“塞北种”,却独独没有她们镇上的品种。
“缺个对照样本,”李教授像是看穿了她的心思,“你若不介意,把带来的紫苏籽种下,等长成了,也算给医学院添个新标本。”
林悦心里一动,从布包里取出沈青给的紫苏籽,小心地撒进实验室的花盆里:“我们那儿的紫苏,喜阳,耐旱,还特别能长……”说着说着,忽然觉得像在说自己,也像在说镇上的所有人。
离开医学院时,夕阳正照在老槐树上,树影落在青石板上,像幅流动的画。小萤忽然指着墙根喊:“姐姐你看!有人在画画!”
墙根蹲着个穿短打的青年,正用炭笔在墙上画紫苏,叶片舒展,竟和苏瑶绣的神韵相似。“这是医学院的杂役,”周伙计笑着说,“听说他娘是绣娘,最会画花草,闲了就爱在墙上画几笔。”
青年见她们看,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李教授说,认得药草的样子,才能懂它的性子。我画熟了,以后抓药就不会错了。”
林悦看着墙上的紫苏,忽然想起签到簿上的画。原来无论在镇上还是京城,总有人用自己的方式,把草木的样子记在心里,把日子的暖藏在细节里。
回到住处时,小萤从布包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沈青烤的饼,还带着点余温。“周爷爷说,医学院的食堂菜少,给你垫垫。”她把饼递过来,“你看,这饼上的芝麻,摆得像不像紫苏籽?”
林悦咬了口饼,麦香混着芝麻的脆,忽然觉得嘴里泛起紫苏的清苦,心里却暖融融的。她抬头看向院角的紫苏苗,月光下,嫩芽顶着露珠,像缀着星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成女主闺蜜,我有签到系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成女主闺蜜,我有签到系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