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农庄里,处处是忙碌的身影。几十名附近的农民正围着新搭好的猪圈牛舍清扫,石灰水的消毒味混着泥土的腥气,在风里散开——经过半个月的赶工,六排猪圈、四间牛舍已经全部完工,连角落的鸡窝、鸭架都钉得整整齐齐,只等牲畜家禽进场。
周晋冀站在牛舍前,指尖划过光滑的木栅栏,转头对身后的人说:“消毒工作再查一遍,不能留死角。王铁柱,采购的事今天就动手,咱们要赶在雨季前把牲畜都运回来,越早安顿好,心里越踏实。”
被点到名的王铁柱立刻挺直腰板:“营长放心!我跟小李、张兽医都准备好了,现金带足,卡车也检修完了,保证不耽误事!”旁边的小李晃了晃手里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四九城周边的集市地点、老乡的联系方式和地址;兽医张师傅则拎着个药箱,里面装着防疫针、消毒水,都是给牲畜准备的。
当天上午,三辆卡车就载着人往周边乡下赶。王铁柱定的规矩简单:“只要是活物,鸡鸭鹅、猪牛羊,只要健康,价格比集市高一分,老乡愿意卖,咱们就收!”第一站到了东郊的李家庄,老乡们听说肉联厂来收活物,还给出好价钱,都扛着鸡笼、牵着猪往卡车边凑。
“王同志,我这十只母鸡,天天都下蛋,你给看看能值多少?”李大爷把鸡笼递过来,张兽医上前翻了翻鸡的羽毛,摸了摸鸡冠:“健康得很,按咱们说好的价,一只两块五,十只二十五块!”王铁柱当场点出现金,李大爷攥着钱笑得合不拢嘴:“还是肉联厂实在,比贩子给的多!”
就这么走村串户,不到三天,三辆卡车就装满了——足足五百多只鸡、两百多只鸭、三十多头小猪崽。周边几个集市的活物被收走大半,连肉铺的价格都悄悄涨了一分,有贩子抱怨:“肉联厂这收法,咱们都没货进了!”可老乡们却高兴,不仅卖了好价钱,还盼着肉联厂下次再来。
本地采购告一段落,跨省运输的大队伍也出发了。十辆卡车直奔东北,五辆往内蒙,每辆车上都配了两名司机轮换、一名战士跟车、张兽医的徒弟负责牲畜健康。王铁柱亲自带队去东北,出发前周晋冀特意叮嘱:“路上注意安全,牲畜要是有应激反应,及时用张师傅给的药,一定要把活的带回来!”
彼时的公路还没修平整,卡车在土路上颠簸着,白天尘土飞扬,晚上寒风刺骨。司机老周裹着棉袄,盯着前方的路:“王哥,还有两百多里就到东北的养猪场了,咱们轮换着开,争取明天一早到!”跟车的战士则每隔一小时就去车厢里查看,给小猪崽添点水、撒点饲料,生怕出一点差错。
到了东北的养猪场,场主看着十辆卡车,又惊又喜:“你们这规模,可是我今年最大的客户!150头猪,都是五个月大的,健康得很,随便挑!”王铁柱跟着场主去看猪,每一头都要张徒弟检查一遍,确认没病没伤,才让工人装车。内蒙的牛场也顺利,20头牛、40只羊,都是精挑细选的好品种,装车时还特意铺了干草,减少颠簸。
等车队慢悠悠开回农庄,已经是一周后。周晋冀早就带着战士们在门口等着,看到第一辆卡车开进来,车厢里的猪哼哼唧唧、羊咩咩叫着,他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张兽医第一时间冲上去,挨个检查牲畜:“都好都好!只有两头小猪有点轻微腹泻,喂点药就没事!”
战士们和农民一起动手,把牲畜往圈舍里赶。小猪崽进了猪圈,立刻撒欢似的跑;牛群进了牛舍,低头啃起了准备好的干草;鸡鸭被分到鸡窝鸭架,扑腾着翅膀找食吃。整个农庄瞬间热闹起来,满是生机。
晚上算账时,王铁柱拿着账本苦笑:“营长,这次采购花了快八万——本地活物两万五,东北猪四万,内蒙牛羊一万五,加上油钱、给牲畜买的饲料,咱们之前凑的十六万,现在只剩不到三万了。”
周晋冀看着账本,却笑着点头:“钱花得值!150头猪、20头牛、40只羊,还有几百只鸡鸭,咱们的农庄算是真正运转起来了。肉联厂开工后,这些就是原料;心想就算明年有自然灾害,这么多牲畜也够弟兄们和周边老乡扛一阵了。”
小李凑过来说:“营长,张兽医说咱们得赶紧种饲料,不然这么多牲畜的口粮不够。我已经跟附近公社说好,明天就组织人种谷物、苜蓿,保证供得上!”
“好!”周晋冀拍了拍桌子,“饲料抓紧种,圈舍的日常管理也跟上,咱们要把这些牲畜养好,让它们成为咱们肉联厂和农庄的‘压舱石’!”
夜色下的农庄,圈舍里偶尔传来牲畜的叫声,与远处肉联厂工地的灯光遥相呼应。周晋冀站在高处,看着这一片充满希望的景象,心里踏实得很——疯狂采购虽然花光了大半积蓄,却为未来铺好了路,不管是肉联厂的开工,还是应对可能的灾害,他们都有了底气。而这份底气,将支撑着他和弟兄们,在四九城的土地上,稳稳地扎下根去。
喜欢四合院:从组建肉联厂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从组建肉联厂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