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一嫂没有回赤溪,自那夜之后,她仿佛就不想片刻离开我。即使对我在大屿山整天折腾船舶武器装备的事情不太感兴趣,但她都会陪伴在身边,连普通的红旗帮兄弟都默契地知道正副帮主仿佛糖粘豆,天天腻在一起。
赤溪那边,有雷九爷和珠娘他们,整个红旗帮的运作依旧有条不紊。
“帮主、副帮主!赤溪那边,珠娘大船长派快船送来了信函和这个月的‘流水账目’!”
“哦?快拿上来!”我精神一振。郑一嫂知道珠娘的汇报极其重要,因为她随我来了大屿山,自然就送到了这里来。
珠娘负责整个红旗帮乃至名义上整个联盟的后勤和财政调度,她送来的“流水账目”,便是我们这几个月来推行新政成果最直观的体现!
展开那厚厚的一叠账册,以及珠娘用娟秀小楷写就的密信,我越看,心中的震惊和喜悦,便越发难以抑制!
珠娘在信中,首先详细汇报了“行水”制度的推行情况和巨大收益:
“保仔,”她如今也学着郑一嫂,不再称我‘船长’或‘副帮主’,而是用了这个更显亲近的称呼:
“如今,我红旗帮‘扩大保护费范围,建立海上新秩序’的计划,已初见成效!
凭借着香姐那无孔不入的疍家情报网络,以及我们红旗帮在珠江口八门、乃至外海各主要岛屿的强大武力威慑,如今,凡是在我红旗帮划定的‘势力范围’这个范围,几乎囊括了整个珠江口、大亚湾、部分粤西沿海,向雷州半岛和琼州海峡方向内航行的所有商船、渔船、盐船、米船,无论中外大小,都必须按月、按船、按货物价值,向我海盗联盟缴纳‘行水’(航运保护费)!”
“这‘行水’的名目繁多,师出有名,让那些过往被索者无从辩驳。比如,内河商船有‘号税’--按船只字号大小收费,近海渔船有‘港规’--按停泊港口和作业范围收费,远洋番船则有更重的‘洋税’--按进口或出口货物价值抽成等等。”
“‘凡商船出洋者,勒税番银四百元,回船倍之,乃免劫!’ 这句话,如今已成为我红旗帮对那些不愿‘合作’的硬骨头的最后通牒!”
“不仅仅是那些普通的民间商船、渔船,甚至连那些由官府控制、有水师押运的大队盐船、以及沿海各村镇百姓赖以为生的‘小料民船’--运送柴米油盐的小型货船,在见识了我红旗帮的雷霆手段之后,也不得不乖乖地前来购买我红旗帮特制的‘免劫金牌’和‘平安令旗’!当然,依你和香姐所言,穷苦百姓的船只,我们只是象征收取,几近于无。”
“此外!”珠娘在信中用略带兴奋的语气写道,“按照你之前的提议,姐姐还与岸上那些秘密帮社——比如三合会、洪门等——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合作!我们将这套‘行水’制度,从海上,一直推广到了沿海、乃至沿河的数十个村庄和市镇! 那些地方的店铺、作坊、甚至田产,若想得到保护,免受滋扰,也需按月向我们红旗帮‘纳贡’!”
“如此一来,”珠娘笔锋一转,开始汇报最激动人心的数字,“仅仅是过去的这三个月!我红旗帮通过各种名目收取的‘保险费’和‘贡金’,在扣除了必要的‘打点’。比如给某些‘识时务’的地方官吏的孝敬和‘运营成本’。比如巡逻船队的开销之后,纯入库的白银,便已高达七万余两! 若再加上那些用鱼获、粮食、布匹、药材等实物抵充的部分,其总价值,恐怕早已超过九万两之巨!”
九万两!仅仅三个月!
我看到这个数字,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根据这个时代的硬通货大米来换算,九万两相当于现代的二千多万。而这个时代一个七品知县每年的收入才在一千两到二千两之间,这简直比直接出海劫掠那些九死一生的远洋大船,来钱更快,也更稳当!
郑一嫂眼中也闪烁着喜不自胜的光芒。恐怕她也没想到这项制度真正全面推行,效果比郑一时期的小打小闹震撼得多。
珠娘在信中继续写道,关于建立贸易体系和贸易据点网络的计划,也已全面展开:
“按照你的计策,姐姐已下令,以我们红旗帮掌控的赤溪、大屿山、以及你正在大力建设的香港岛东、西两大营盘为核心, 同时联合蓝旗帮在雷州半岛的势力,以及在郭婆带的配合下,利用其在长洲岛的据点,再加上白旗帮、青旗帮、黄旗帮等在安南湾北海、粤东沿海等地的零星势力,初步构建起了一个覆盖整个南海北部的海上贸易中转和物资调配网络!”
“我们利用这个网络,将从内陆收购来的丝绸、瓷器、茶叶、药材等紧俏商品,在广州卖给返航的南洋商人,安全地运往南洋诸岛、暹罗、甚至更远的马六甲和印度等地!再从那些地方,换回我们急需的稻米、硬木、香料、锡矿,以及最最重要的,西洋人手中的新式火炮、优质火药和各种军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