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寂召集一众师兄弟,寻找破局之法。
脑中思绪万千,玄寂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秦真为什么会如此针对少林。
要只是乔峰一行,玄寂自信,就算战败,也不过是封山的下场。这是先辈们打下的基础。
少林,有这个及时止损的资格。
“玄苦师弟,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可以救我少林。”
玄苦也被裹挟入罗汉大阵,以他的身份,自然毫发无伤。同时,以他和玄寂多年的情谊,自然清楚玄寂的想法。
“师兄,你的办法,或许未必行得通。”
“我知道,但这是最后的办法了。我知道秦真看在你的份上,已经退了一步。但只有你继任方丈,才能挡住各方势力的觊觎,保住少林基业。为少林未来的再次复兴,留下根基。”
“阿弥陀佛,我尽力而为。”
少林生死存亡之际,玄寂和玄苦,也放下了多年来的分歧,齐心协力为少林存亡继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秦长老,老衲服了。不知,是不是可以让藏经阁里的那些人出来了?”
玄寂上前,来到秦真一行身前,言辞恳切,神色平静,显然已经接受了命运。
“方丈啊,你也是习武之人。应当知晓藏经阁对于江湖习武之人的吸引力。他们进去的时候,会听我的。但出来的时候,可未必会再听我的。”
玄寂当然知晓,秦真此话不假。但他更清楚,秦真如此推脱,摆明了不愿意出力。但玄寂也不在意,他本就不是为此而来。
“这是自然,稍后自有武僧,请各位武林人士,离开藏经阁。”
微微顿了顿,玄寂继续道:“至于秦长老所言,少林僧众之中,确有身染杀孽之辈。但江湖中人,哪个没有沾染血腥。不知秦长老,该以何标准,来处置众僧?”
秦真没有回话,斜刺里一道尖锐的嗓音,带着盛气凌人的气势,扑面而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大宋的土地上,自然是大宋律法为基。”
玄寂这才发现,不知何时,密密麻麻的军队,或手持弩箭,或滴血长枪指天,已经将少林寺内外,里三重外三重围住。山下各处,隐隐传来转瞬即逝的喊杀声。
“秦真,江湖事江湖了,你怎么敢?!”
后面的话,玄寂没有出口。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必然是“朝廷鹰犬”之类的咒骂。
“秦先生,咱家有礼了。”
“多谢大监亲自前来,有劳了。”
“都是为官家办事,不辛苦。”
二人寒暄几句,秦真带着逍遥派众人退开,将场地让给宫中来人。
“秦兄,你怎么会认识宫里的人?”
“噤声!乔兄,待此间事了,我亲自向你解释。接下来,看着就行。”
在秦真退开后,宫里来的大太监昂首阔步,站在方丈玄寂身前。身侧半步,是户部和刑部的官员相随。三人身后,才是此次两万禁军的统领及各级将领。
“经查明,少林寺僧六根不净,肆意妄为,差点于三十年前挑起宋辽之战。又包庇贼人叶二娘,致使近万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加之大肆搜刮钱财,聚敛土地,藏污纳垢,欺压良善,数罪并罚,奉旨抄没少林寺,一应僧众全部接受审查,若有违反大宋律法者,严惩不贷。”
“方丈,不知可有异议?”
玄寂面色惨白,被数千只弩箭指着,丝毫没有反抗的想法。只得硬着头皮,接受事实。
早有士卒上前,喂下药物,封锁少林僧众的功力,又以铁链,绑缚少林高手使其动弹不得。
随着禁军士卒不断推进,很快就将少林各处潜藏的僧众抓出,押赴山门之地。
在藏经阁外,禁军和在藏经阁参阅秘籍的武林人士,发生了大冲突。
双方都认为藏经阁内的秘籍,是己方的战利品,寸步不让。除了少数比较聪明的如单正和青城派司马卫,以及身份尊贵的吐蕃国师鸠摩智,余者都没有逃过密密麻麻的箭阵,皆被擒拿。
说来也怪。丐帮众人随乔峰征战边境,阻击辽国和西夏军队之时,面对千军万马,也敢往来冲杀。
但面对战力远远不如边军的中央禁军。丐帮上至长老、下至弟子,表现出来的勇气和血性,却是大相径庭,判若两人。
正是因为丐帮众人不战而降,让平日里无法无天的江湖中人,错判了形势,选择束手就擒。
控制住了场面之后,禁军一分为三。户部和刑部的两位官员各带一队人,开始在少林寺各处查抄。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户部官员查抄藏匿钱财的所在,刑部官员搜寻隐秘之所。
很快,就各有所获。
“报——启禀将军,找到一处金银藏匿之所,初步估计有五十万两白银。”
“报——禀将军,找到一座三丈高、一丈宽的纯铜佛像,预计数十万斤。”
“报——禀将军,找到田契,初步估计足有数百万顷。”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斗战万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斗战万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