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弹出新消息的提示音响起时,陈宇默正盯着表格里刚录入的IP跳转截图。屏幕右下角时间是上午十一点二十七分。发件人一栏写着“国家数字证据技术鉴定中心”,标题为“关于您提交的电子证据鉴定结果通知”。
他没动,手指悬在鼠标上方停了两秒,然后点开邮件。
附件是加密PDF,需要双重验证才能打开。他插上U盾,输入密码,页面刷新后,三份报告并列出现在屏幕上。最上面那份来自工信部下属的国家数字证据技术鉴定中心,其余两家分别是司法系统合作的技术实验室和区块链存证认证平台。
群里还安静着。自从昨天会议结束,所有人都按指令进入静默状态,没人再发消息。他敲下第一行字:“技术组、法务组,立刻上线。”
不到三分钟,群聊窗口接连弹出接入提示。技术组长的声音最先传来:“收到,正在下载文件。”法务代表紧跟着回复:“我这边同步调取备案信息,核对机构资质。”
“先看结论。”陈宇默说,“三份报告是否一致。”
技术组长沉默了几秒,耳机里只有键盘敲击声。“初步扫了一眼,三家都认定原始数据未被篡改。聊天记录元数据完整,通信时间戳可追溯,转账凭证与链上存证完全匹配。”
“排版有没有问题?”陈宇默问。
“有一家报告第一页页眉偏移了两毫米,像是模板自动更新导致的。”技术组长放大截图,“但我们比对了哈希值,和他们官网公布的样本一致,不是人为修改。”
法务代表接话:“签章齐全,签名证书有效,出具日期在受理范围内。这三份报告具备同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公开采信依据。”
会议室陷入短暂安静。有人轻呼一口气,但没人说话。
陈宇默把三份报告逐一点开,翻到签名页,又回到首页核对编号。确认无误后,他退出共享文档,新建一个会议链接,设置了全员权限。
“所有人,十分钟后线上碰头。”
---
九分四十秒,所有头像亮起。
他直接切入主屏幕,把三份报告拖进共享区。“现在我们手里有三方独立机构的鉴定结果。内容一致,程序合规,结论明确——我的证据真实有效。”
运营主管开口:“那是不是可以发声明了?粉丝那边已经等得有点急,很多人私信问到底怎么回事。”
“不能只发声明。”法务代表摇头,“必须原文件公示。任何摘要或转述都有被曲解的风险。尤其是这种技术性结论,一旦断章取义,反而会引发新一轮争议。”
“可普通用户看不懂这些术语。”运营组的小李皱眉,“满篇‘哈希校验’‘元数据分析’,大家只会觉得我们在堆专业词唬人。昨天那个热评你还记得吗?‘如果真是清白,为什么不找机构验?’现在验了,怎么让大家知道?”
陈宇默没立刻回应。他切回社交平台页面,找到那条被顶上热评的留言。转发量已经超过八千,底下不断有人附和:“等个说法”“要是真敢造假就太离谱了”。
他说:“这条评论说明一件事——公众不是不信真相,而是不信我们自己说的话。他们要的是第三方声音。现在我们有了。”
“所以呢?”
“发布会。”陈宇默看着屏幕里的每个人,“不加修饰地展示报告原件。同时让技术组做一份图解,把最关键的三项结论标出来:第一,聊天记录没有PS痕迹;第二,转账时间和链上记录一致;第三,所有文件元数据完整,无法后期植入。”
技术组长点头:“我可以做个动态流程图,从数据提取到验证过程一步步拆解,配上文字说明,控制在三分钟内看完。”
“发布渠道同步推。”运营主管反应过来,“正文只写一句话:‘以下为第三方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请查阅。’其他什么都不解释。”
“对。”陈宇默说,“这次我们不说一句多余的话。让他们自己看,自己判断。”
法务代表提醒:“徐欢那边可能会组织新一轮攻击,比如质疑机构公信力,或者造谣说我们提前通关系。”
“她会试。”陈宇默平静地说,“但她拦不住。之前我们没有证据,只能被动等。现在不一样了。只要报告一出,节奏就换到我们这边。”
助理突然出声:“那……定什么时候发布?”
“明天上午十点。”他打开日历,在所有人面前创建了一个新事件,“主题就叫:第三方鉴定结果通报。”
文档保存的提示音响起,所有成员同时收到通知。
法务代表轻声说:“终于走到这一步了。”
没人接话。但群里多了十几个“收到”。
---
会议结束后的第四分钟,陈宇默关掉所有分析界面。桌面上只剩一个透明文件夹,里面整齐放着三份打印好的报告。他把它们平铺开来,从左到右依次排列,指尖轻轻压住边缘,防止纸张翘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逗比校草进圈后,全网炸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逗比校草进圈后,全网炸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