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穗号的引擎尾焰在星际尘埃中渐次收敛,风沙星的金色沙幕已缩成星图边缘的一粒微光,主控室的光屏上,那颗被紫色磷雾永久笼罩的雾磷星正缓缓放大。舷窗之外,宇宙的深邃被一层朦胧的紫罗兰色渗透,连远处恒星的光芒都染上了毒雾的光晕,仿佛整个星域都浸泡在稀释的毒液中,每一缕磷雾都在无声地宣告着生命禁区的威严。
“距离雾磷星还有280万公里,已检测到星球外围存在厚度220公里的磷雾带,磷化氢浓度0.9%,是人类耐受极限的120倍。”小汐的手指在光屏上飞速滑动,红色警报灯的闪烁频率远超风沙星时期,“更危险的是‘磷火涡流’——高速旋转的磷雾团会释放高频电磁脉冲,能直接瘫痪飞船的导航与能源系统。星际联盟的档案显示,此前三艘探测船在此失联,最后传回的画面只有漫天紫雾与失控的警报声。”她调出雾磷星的地表扫描图,紫色雾霭下,暗黑色的液态甲烷海洋占据星球73%的面积,零星分布的陆地呈现出诡异的灰黑色,如同被毒素侵蚀的伤疤,“地表平均温度-186℃,与液态甲烷的沸点仅差3℃,陆地岩层中富含硫化物,普通金属设备接触后会在10分钟内发生腐蚀脆化。”
林教授站在光屏前,指尖轻点甲烷海洋边缘一处标注“黑岩滩”的陆地:“这里是唯一可能存在液态水的区域。根据旧数据,黑岩滩下方500米处有‘甲烷水合物矿层’,矿层间隙中极可能包裹着原始液态水——这是改造雾磷星的核心。但磷雾会屏蔽90%的探测信号,我们无法确定矿层的具体结构,只能靠登陆舱近距离钻探。”她转头看向阎丘兄弟,语气凝重,“而且磷化氢遇明火会爆炸,登陆舱的推进器必须换成‘无焰离子推进系统’,设备外壳要喷涂三层‘抗硫陶瓷涂层’,一丝差错都不能有。”
机械舱内早已一片忙碌,北刍一正将“无焰离子推进器”的核心部件逐一拆解检查,金属表面的抗硫涂层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银白:“我们把风沙星用的沙尘导流模块改成了‘磷雾过滤舱’,内置三层纳米滤网,能将登陆舱内的磷化氢浓度控制在0.001%以下。”北刍二则蹲在“荒土开拓者”旁,手中的焊枪火花四溅,钻探臂的材质已换成“碳化硅合金”,“还加了‘低温预热模块’,钻探时先将钻头温度升至50℃,避免液态甲烷在钻头上冻结成冰壳,影响效率。”
阿木的培养舱内,屏幕上的“温差适应型共生体”正处于-180℃的模拟环境中,体表的保水膜早已冻结成白色冰晶,活性骤降至8%。他盯着不断跳动的代谢数据,将一支装有“低温激活因子”的试管缓缓注入培养基,屏幕上的共生体缓慢舒展,冰晶逐渐融化,活性却仅恢复到25%:“风沙星的高温靠保水胶体就能解决,但雾磷星的超低温会让共生体的代谢几乎停滞,磷化氢还会破坏它们的细胞壁。”他快速调出基因数据库,将“极地嗜冷菌的抗冻基因片段”与共生体的基因序列融合,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磷剂”,“更关键的是,雾磷星没有浮游生物,唯一的营养来源是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菌’,我们得让共生体在甲烷环境中存活并分解营养。”
当星穗号抵达雾磷星的磷雾带边缘时,飞船突然剧烈摇晃,主控室的导航屏幕瞬间变成雪花状。“遭遇磷火涡流!距离我们80公里!”小汐的声音带着急促,她果断启动“紧急电磁屏蔽”,屏幕上的雪花逐渐消散,“涡流正在朝我们移动,必须绕开它!否则会被卷入雾带深处,失去航向!”阿凯盯着星图上不断移动的红色涡流标记,果断下令:“调整航向,从磷雾带的薄弱区域切入,登陆舱准备投放,目标黑岩滩!”
登陆舱穿过磷雾带时,舷窗外的景象从紫色渐变为墨黑,磷雾在舱体表面凝结成细小的紫色晶体,如同覆盖了一层易碎的宝石。“磷雾过滤舱正常,舱内温度-3℃,共生体活性稳定在75%!”阿木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他正紧盯着检测仪,屏幕上的共生体体表已形成一层淡蓝色的抗磷膜,“可以准备钻探!”
当登陆舱在黑岩滩着陆时,舱门打开的瞬间,一股裹挟着磷雾的寒风涌了进来,带着刺鼻的腥臭味,登陆舱的金属外壳瞬间结上一层薄冰。阿凯和阿木的星核防护服立刻启动“抗磷恒温模式”,头盔面罩上的磷雾晶体被气流吹走,脚下的黑岩滩坚硬如铁,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液态甲烷,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脆响。“荒土开拓者”已在黑岩滩就位,低温预热模块启动,钻探臂顶端发出微弱的红光,接触黑岩的瞬间,液态甲烷便被蒸发成白色的雾气。
“磷雾过滤完成,开始钻探!”北刍一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钻探臂缓缓下降,高频震动让黑岩滩发出沉闷的轰鸣,黑色的岩屑与液态甲烷混合着飞溅而出。阿木蹲下身,将检测仪的探头贴在黑岩表面,屏幕上很快跳出数据:“地表温度-185℃,甲烷水合物矿层距离地表500米,没有磷雾异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刍氏自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刍氏自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