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弥漫着药香与新生希望的医护营,刘睿心头的沉重卸去了大半,但思绪很快又转向了另一个关乎生存与武力的关键领域——军械。
他信步朝着营地另一侧,被划定为临时工坊区的区域走去。还未靠近,便已听到叮叮当当富有节奏的金铁交击之声,以及炭火在风箱鼓动下发出的呼呼声响,空气中弥漫着煤炭燃烧的独特气味和金属淬火时蒸腾起的水汽白雾。
这片工坊区比医护营更为喧闹,也更显粗犷。数十名由欧冶子亲自挑选、有些铁匠底子或是对此道感兴趣的士卒,此刻正赤着上身,汗流浃背地忙碌着。有的在奋力捶打烧红的铁块,将其锻造成枪头、刀胚;有的在小心翼翼地打磨着已经成型的横刀,使其锋芒毕露;更远处,几名工匠正在尝试组装一些结构复杂的木质框架,那是欧冶子正在攻关的重点项目——新式弩机。
刘睿的到来引起了些许骚动,工匠和学徒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想要行礼。刘睿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工作,目光则直接投向了工坊中心那片被单独隔开、由潜渊卫看守的区域。那里,欧冶子正对着一张铺开的简陋图纸,眉头紧锁,手中拿着一把半成品的弩臂,反复比划测量着,口中还不时喃喃自语。
“不对……力道是够了,但这上弦还是太慢,而且机括联动总感觉滞涩……”这位名垂青史的铸剑大师,此刻脸上却满是困扰与不甘。他面前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几把造型各异、但都尚未完成的弩机样品,旁边散落着各种形状的青铜机括和坚韧的牛筋弓弦。
“先生,遇到难题了?”刘睿走近,轻声问道。
欧冶子闻声抬头,见是刘睿,连忙放下手中的物件,躬身行礼:“殿下。”他直起身,指着图纸和那些半成品,叹了口气,“殿下赐下的《军械营造初解》博大精深,其中关于弩机的构想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属下依循其中原理,试图打造一种力道更强、射程更远,同时又能兼顾上弦速度的弩。进展虽有,但这关键之处——省力上弦以及击发机构的灵敏与可靠,始终难以兼顾。”
他拿起一把最为接近完成品的弩,递给刘睿看。这把弩比寻常手弩大了近一倍,弩臂以韧性极佳的铁木复合制成,弓弦粗壮,显然蓄能惊人。但与之配套的上弦装置却显得颇为笨重,是一个需要双手全力才能扳动的大型杠杆。
“殿下请看,若用此弩,一名训练有素的士卒,需倾尽全力,耗时至少五息才能完成上弦。于战阵之上,瞬息万变,这个速度……太慢了。”欧冶子摇头,“而若简化机构以求快速,则力道和可靠性又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伤及使用者。”
刘睿接过这把沉甸甸的弩,仔细端详。他虽然不是什么机械专家,但凭借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识,也能看出问题所在。这弩的设计思路是好的,追求威力,但在传动效率和能量转换上,受到了材料和认知的限制。
“先生可曾想过,改变用力的方式?”刘睿沉吟片刻,组织着语言,试图用欧冶子能理解的方式,引入一些现代物理学的简单概念,“譬如,我们提起重物,直接用手去拉,最为费力。但若在树上挂一个定滑轮,将绳子穿过滑轮再去拉,是否就省力一些?”
欧冶子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殿下所言,可是辘轳、桔槔之理?属下确实想过,但弩机内部空间有限,难以安置大型轮轴……”
“未必需要大型。”刘睿蹲下身,随手捡起一根木炭,在地上画了起来,“若将一个大轮,分解为多个紧密相连的小轮,或者采用一种……嗯,类似链条般的联动方式呢?或者,不一定非要旋转,利用杠杆,但不是直上直下的扳动,而是一种……环绕拉扯的方式?”
他一边说,一边在地上勾勒出极其简陋的滑轮组和棘轮结构的示意图。这些图画得歪歪扭扭,完全谈不上精确,更多的是一种概念性的表达。
然而,就是这些简陋的草图和不甚清晰的描述,落在欧冶子这等绝世匠人眼中,却仿佛一道道划破迷雾的闪电!
他猛地蹲下身,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几个炭笔勾勒出的圆轮和线条,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那些图案上临摹,脑海中仿佛有无数齿轮开始疯狂转动、组合、拆解……
“多个小轮……联动……环绕拉扯……省力……并非直接作用于弩臂,而是通过一套机构……”欧冶子喃喃自语,眼神越来越亮,之前的困扰和焦躁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狂热的专注与兴奋,“妙!妙啊!殿下真乃天人也!此等思路,简直是……简直是开辟了新径!”
他猛地抬起头,激动地对刘睿道:“殿下,属下明白了!属下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是力的传递方式!是转换的效率!属下需要设计一套全新的上弦机构,将直拉之力,通过殿下所说的这种……嗯,‘轮组’和‘杠杆’结合的方式,转化为更省力、更有效的环绕蓄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