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在一片微妙而压抑的气氛中散去。百官各怀心思,鱼贯而出未央宫。今日朝堂之上,八岁三皇子那番看似稚嫩、实则暗含兵家要义的言论,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所有人心头激起了层层涟漪。
刘睿依礼跟在几位兄长身后,低眉顺目,努力将自己重新缩回那个不起眼的三皇子躯壳之中。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前方太子和二皇子身上那若有实质的审视目光,如同针尖般刺在背上。
果然,刚走出前殿范围,步入通往内宫的廊道,太子刘瑾便放缓了脚步,与刘睿并行。
“三弟今日在殿上,真是令为兄刮目相看啊。”太子脸上挂着惯常的温和笑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像猫抓老鼠一样’……呵呵,比喻倒是新奇。却不知三弟是从何处听来这等……妙论?”
他刻意加重了“听来”二字,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刘睿身后垂首恭立的福伯,暗示这或许是身边人教唆的言辞。
刘睿抬起小脸,露出一副懵懂又带着点被兄长夸奖后的羞涩表情:“大哥,我……我就是前几天晚上,看到宫里的大花猫抓老鼠,它不直接冲上去,就躲在黑影里,等老鼠出来吃东西,就‘嗖’一下扑过去……我就想,打仗是不是也能这样?”
他眨着清澈的眼睛,语气天真,将一个偶然的联想描述得合情合理。
太子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想从那双眼睛里找出任何一丝伪装的痕迹,但最终只是笑了笑,拍了拍刘睿的肩膀:“三弟有心了。不过,军国大事,非同儿戏,日后在父皇面前,还是谨言慎行的好。”语气中的告诫意味,不言而喻。
“嗯,睿儿知道了,谢大哥提醒。”刘睿乖巧地点头。
这时,二皇子刘珩也大步走了过来,他没什么弯弯绕绕,直接瓮声瓮气地说道:“老三,没看出来啊!胆子不小!不过,光会耍嘴皮子可不行,是汉子就得真刀真枪上阵杀敌!你那套偷偷摸摸的打法,听着就不痛快!”
刘睿心里暗笑,这位二哥倒是直爽得可爱。他面上却露出几分害怕和犹豫,小声道:“二哥,我……我害怕打仗,会死人的……赵将军那么厉害都……我就是随便说说的。”
刘珩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轻视,哼了一声:“就知道你小子没那胆魄!好好读你的书吧!”说罢,不再理会刘睿,昂首阔步地先走了。
太子看着二皇子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讥诮,随即也对刘睿温和地点点头,转身离去。
刘睿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脸上的天真稚气缓缓收敛,目光沉静如水。他知道,经过今日这一遭,这两位兄长,再也不会将他视为无物。未来的路,将更加步步惊心。
---
刘睿并未直接返回自己的偏殿,而是转道去了母妃惠妃所居的“兰林殿”。今日朝堂之上他贸然出声,虽暂时应对了过去,但必然会引起波澜,需得让母妃心中有底,以免她担忧,或是在不知情下被人利用。
兰林殿内,熏香淡雅,陈设清简。惠妃正坐在窗边做着女红,见刘睿进来,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脸上露出温柔的笑意。她年过三十,风韵犹存,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轻愁,那是多年不受宠、谨小慎微生活留下的印记。
“睿儿,今日朝会怎地这么久?可用过膳了?”惠妃拉着刘睿的手,关切地问道。
“母妃,儿臣用过了。”刘睿依偎在惠妃身边,感受着这深宫中难得的温情。他略一沉吟,还是决定将朝堂之事,用尽量轻描淡写的语气告知惠妃。
“……儿臣就是看父皇忧心,兄长们争论不休,心里着急,就……就胡乱说了几句自己的想法。”刘睿省略了其中暗含的兵家道理,只说是孩童的比喻。
然而,惠妃久居深宫,心思何等细腻玲珑。她一听便知,自己儿子那番话绝不仅仅是“童言无忌”那么简单。她的脸色微微发白,握着刘睿的手紧了紧,眼中满是担忧。
“睿儿,你……你怎可如此莽撞!”惠妃压低了声音,语气带着后怕,“朝堂之上,波谲云诡,你父皇心思深沉,太子与二皇子更是……你今日这番话,看似无心,却不知会触怒多少人,引来多少猜忌!往后,定要更加谨言慎行,万不可再强出头了!”
她看着儿子稚嫩却已初显坚毅轮廓的脸庞,心中五味杂陈。儿子聪慧,她是知道的,却不想竟已到了能在朝堂上说出让群臣乃至陛下都侧目的话语的地步。这究竟是福是祸?
“母妃放心,儿臣晓得了。”刘睿能感受到惠妃真切的忧虑,心中温暖,安抚道,“儿臣以后会小心的。只是见父皇为国事操劳,龙体欠安,心中实在难安。”
惠妃叹了口气,轻轻将刘睿揽入怀中:“我儿有心了。只是这深宫之中,有时候,藏拙比显慧更能活得长久。你平安顺遂,便是母妃最大的心愿。”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你近日总往那西苑跑,虽说那里荒僻,但也要当心,莫要冲撞了什么,或是……被人瞧见了生出事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