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虏骑虽暂退,然边患未靖,流寇蜂起,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曹化淳缓缓道,“皇爷有意,亲考校你的振明军,若果真堪用,或可予你更大权责,以为国效力。”
面圣!考校!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话从曹化淳口中明确说出时,林慕义的心脏还是猛地收缩了一下。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关键节点!能否获得皇帝的认可,获得名正言顺的扩编权和自主权,在此一举!
“卑职惶恐!定当竭尽所能,不负皇恩,不负公公提携!”林慕义立刻躬身,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激动与惶恐。
“不必惶恐。”曹化淳摆了摆手,“将你练兵的真实本事拿出来即可。记住,皇爷不喜虚文,重实效。你的兵,能不能打,军容如何,才是关键。届时,兵部、五军都督府,怕是都会有人在场‘观摩’。”
这话里的暗示再明显不过:不仅皇帝在看,整个大明的军事官僚体系也在看。既是机遇,也是巨大的风险。若表现出色,自然前程远大;若稍有差池,或者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则可能万劫不复。
“卑职明白!必不敢有辱使命!”林慕义沉声应道。
“好了,回去好生准备吧。具体时日,咱家会另行通知你。”曹化淳端起了茶盏,这是送客的意思。
“卑职告退。”
退出清晏楼,冬日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却感觉不到多少暖意。林慕义翻身上马,缓缓向城外营地行去。街道依旧喧嚣,但他的内心却如同绷紧的弓弦。
面圣考校,这无疑是自穿越以来,所面临的最重要、也最危险的关卡。它不再是局限于天津一地的剿匪或清剿邪教,而是要将自己和自己一手打造的振明军,彻底暴露在大明王朝最高统治者和整个军事既得利益集团面前。
他知道,自己这支带着超越时代印记的军队,其训练方式、战术思想、乃至重视火器与纪律的理念,都与此时明军主流的作风格格不入。必然会引来质疑、诋毁,甚至直接的打压。
但,这也是唯一能跳出天津卫这个池塘,真正登上明末这个大舞台的机会。
回到营地,林慕义立刻下令,全军进入最高强度的战备训练状态。不仅是对操典队列、技战术的反复打磨,更增加了应对突发状况、长途行军、乃至在复杂地形下进行战术演示的预案推演。
他亲自盯着每一个环节,从士卒的个人装具、武器保养,到小队、哨级的战术配合,再到全营的阵型转换、旗号鼓令通信,务求在有限的准备时间内,将振明军最精锐、最训练有素的一面展现出来。
同时,他也开始着手准备面圣时可能需要的“说帖”——如何用这个时代的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阐述他的建军思想、战术理念,以及未来对振明军的规划。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展示,更是一场政治答辩。
营地的气氛,在无声无息中变得愈发凝重而肃杀。每一个士卒都感受到了那股山雨欲来的压力,训练也更加拼命。他们不知道具体要发生什么,但知道,这关乎振明军的未来,也关乎他们每个人的前途。
风,起于青萍之末。天津卫外的这座军营,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风眼,吸引着来自紫禁城和各方势力的目光。而林慕义和他麾下这支不过数百人的队伍,即将被推上风口浪尖,迎接一场决定命运的考验。
喜欢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