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的减压效果立竿见影,官员们脸上的笑容还没挂稳两天,凌哲就又双叒叕抛出了一个让所有人CPU过载的新概念——数字化管理。
“各位家人!”凌哲站在那块饱经风霜的白板前,眼神灼热,仿佛看到了新大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周报、流程图、KPI,这些都只是初级阶段!我们要拥抱未来,实现管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
底下官员们一脸茫然,如同在听天书。李斯揉着太阳穴,感觉偏头痛又要发作了。
“什么是数字化?”凌哲自问自答,“就是把我们所有的信息——公文、数据、流程、甚至……各位同僚的KPI得分,都变成数字,存起来,算起来,随时随地能调出来看!”
一个老文官颤巍巍举手:“凌大人,这……这数字如何存?存于何处?难道要刻在更大的竹简上?”
“错!格局小了!”凌哲大手一挥,“我们要用更先进的工具!看!”他让两个小太监抬上来一个东西——一架经过改造的、巨大无比的算盘!算盘旁边,还堆着几摞标着奇怪符号的特制竹简。
“此乃,我们大秦第一代数据处理中心!”凌哲拍着那架巨型算盘,一脸自豪,“这算盘,就是我们的服务器!这些特制竹简,就是我们的硬盘!上面刻的不是字,是二进制编码!用点和划来表示0和1!”
众人:“???” 二进制?点和划?
凌哲开始了他天马行空的演示。他指着算盘上的某一档:“假设这一档,代表蒙将军麾下士兵的数量。”他拨弄了几下算珠,“看,这是五百人!数据已经录入‘服务器’!”
他又拿起一片特制竹简:“这片‘硬盘’里,存储着士兵的姓名、籍贯、KPI得分!想看谁的信息,就根据编码,在这堆竹简里找!找到后,对照密码本(另一卷更厚的竹简)翻译出来!”
李斯终于忍不住了,指着那堆竹简和算盘,声音都在发抖:“凌哲!你……你是在戏弄满朝文武吗?用算盘和竹简搞什么……数字?这比直接看文书竹简还要繁琐百倍!”
“李顾问,您不懂!”凌哲一脸“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表情,“这只是雏形!万事开头难!等我们熟悉了这套编码规则,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他指了指旁边空着的几个大木箱),实现了‘快速检索’,效率将是指数级提升!”
他越说越兴奋,开始描绘“美好蓝图”:
“想象一下,以后陛下想了解全国粮仓存量,我们不用去翻堆成山的账册,只需在这‘服务器’(算盘)上这么一拨拉,‘滴’一声,结果就出来了!”
“想象一下,以后考核官员,不用看那厚厚的述职称述,直接调出他的‘数字档案’,所有KPI、奖惩记录,一目了然!”
“甚至!我们还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比如,分析一下咸阳城哪个区域的官员请假率最高?为什么?是不是风水不好?或者……奶茶店……呃,是酒肆开太多了?”
官员们听着这如同梦呓般的描述,表情呆滞。蒙恬努力理解着,觉得如果真能“拨拉”一下就知天下事,那确实挺厉害,但看着那架算盘和那堆天书般的竹简,又觉得这事儿有点悬。
为了推广他的“数字化”,凌哲决定先拿项目组“开刀”。他要求所有人,把接下来的工作汇报,都用“点和划”的编码形式,写在特制竹简上,提交到“数据处理中心”(就是那个放着算盘和竹简的角落)。
于是,诡异的一幕出现了:官员们不再抱着成捆的竹简跑来跑去,而是每人抱着几片刻满了点和划的竹简,排着队,等待凌哲指定的那几个“数据处理员”(几个被迫学习编码的可怜文书)进行“数据录入”。
数据处理员拿着密码本,对着竹简上的点和划,一个一个地翻译,然后再在算盘上进行对应的拨弄。速度之慢,令人发指。往往一份简单的日报,录入就要花掉半个时辰。
一个官员提交了竹简,忍不住抱怨:“凌大人,我这写着‘今日无事’,刻点和划就刻了一刻钟啊!”
凌哲拍拍他的肩膀:“兄弟,眼光要长远! 这是在为未来的效率爆炸积累数据燃料!今天刻竹简,明天爽翻天!”
李斯看着这效率低下、如同儿戏的场面,痛心疾首。他找到凌哲,沉声道:“凌哲,此举劳民伤财,徒增笑耳!你若再不停止,老夫……”
凌哲立刻打断,换上一副神秘莫测的表情,压低声音:“李顾问,您知道吗?根据我这套‘数字化模型’初步分析,您最近批阅公文的速度,比上月下降了百分之三点五!根据‘大数据预测’,如果持续下去,到年底,您的‘绩效总分’可能会被蒙将军反超哦!”
李斯:“!!!”
他明明感觉最近效率更高了!这数据是哪儿来的?!他看着凌哲那笃定的眼神和那架仿佛能洞察一切的诡异算盘,第一次对自己的感觉产生了怀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