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营地再次高速运转起来,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该做什么。
沈云疏直接去了位于营地角落,被严格管控的火药作坊区域。这里用粗木栅栏单独隔开,远离居住区和火源,地上铺着防止静电的兽皮,规章制度明确写在木牌上。阿禾已经等在那里,小姑娘眼睛里有血丝,显然昨晚也没怎么休息,但精神头很足,正仔细检查着几个陶罐里存放的原料。
“云疏姐,我检查过了,剩下的硝粉、硫磺粉和炭粉都按比例分装好了,存量还算充足。就是装填‘轰天雷’的厚壁竹筒不太够了,上次砍回来的都用完了。”阿禾汇报着情况,条理清晰。她如今已是团队里不可或缺的技术骨干,沈云疏将火药的配制和关键改进都交给了这个细心且忠诚的姑娘。
“竹筒让云墨带人去砍,他知道要哪种竹子。”沈云疏说道,走近几步,压低声音,“阿禾,这次我们的‘轰天雷’立了大功,但你也看到了,边军对此非常感兴趣。这是我们保命的核心东西,配方和关键步骤,绝不能泄露。以后配料的分装和最终混合,还是由你亲自负责,明白吗?”
阿禾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严肃:“我明白,云疏姐!你放心,除了你和我,谁也不告诉具体比例和混合手法!”她深知肩上责任重大,这轰鸣的怪物既是保护大家的利器,也可能带来灾祸。
“好。”沈云疏露出赞许的笑容,揉了揉她的头发,“另外,我们南下途中,可能需要更多便于携带和使用的火药武器。大的‘轰天雷’笨重,你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制作一些威力小些,可以绑在箭上用的,或者用手就能投掷的小型弹丸?关键是轻便、易用。”
“绑在箭上?用手投掷?”阿禾眼睛一亮,立刻陷入思考,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比划着,“我想想……箭杆上怎么固定才不影响飞行,又能在撞击时引爆……用手投的,或许可以用小陶罐或者厚纸卷?引线怎么处理才安全……”
看着阿禾瞬间投入研发状态的模样,沈云疏放心地离开了作坊,转向叮当作响的工坊区。
工坊区是整个营地烟火气最重的地方。简易的棚子下,周砚脱掉了上衣,露出精悍却布满了新旧伤疤的上身,汗珠沿着结实的肌肉线条滑落。他左手握着铁钳,夹着一块在焦炭炉中烧得通红的铁条——那是从战场上回收的破损腰刀,右手虽然无法发力握锤,却稳稳地扶住铁砧。赵石则赤着膊,浑身热气腾腾,抡着大锤,在周砚“力道匀,落点准”的指点下,一下下富有节奏地锻打着,火星四溅。
“周大哥,赵石。”沈云疏招呼了一声,避开飞溅的火星。
周砚停下动作,将锻打初步成型的铁条夹回炉中加热,然后用布巾擦了把汗。赵石也放下锤子,喘着粗气,憨厚地笑了笑,喊了声“云疏姐”。
“冶炼炉情况怎么样?这次回收的废铁能补充多少损耗?”沈云疏问道。
“炉火一直没停。”周砚指了指旁边由两个少年轮流踩动、呼呼作响的双风箱,“这次缴获了些破损的铁甲和兵器,品相还行,融了应该能打制出三四十个矛头,百来个箭镞,还能补充些日常工具。另外……”他走到一旁的工作台,拿起一根已经打磨出锋锐尖端的短矛矛头,矛头根部嵌着一小段黑沉沉、带着细微颗粒感的金属,正是星铁。“按照上次摸索出来的法子,又嵌好了五根‘破甲矛’的矛头。星铁太硬,打磨费时,但效果确实好。”
沈云疏接过那根沉甸甸的矛头,指尖抚过星铁与普通钢铁结合的缝隙,那里经过反复锻打,已经几乎看不出痕迹。“辛苦了。星铁的熔炼还是没办法吗?”
周砚摇头,指着角落里那块更大的、表面有熔蚀痕迹却始终未曾彻底融化的星铁原矿:“试过多次了,温度不够。普通的焦炭加上这双风箱,已经是咱们能做到的极限,也只能让它表面软化,无法像普通铁料那样流动浇铸。书库里说的‘极炽之火’,恐怕不是我们现在能企及的。”
沈云疏沉吟片刻:“水力鼓风机或许能提供更稳定强劲的风力,我爹已经去找合适的位置了。另外,林栖提过的‘黑油石’,也是一种可能。这事急不来,先把能做的做好。这五根破甲矛很重要,关键时刻能发挥奇效。”
“我晓得。”周砚点头,用铁钳从炉中夹出另一块烧红的铁料,“南下之路,武力是根本。石头和阿昌他们的训练不能松,尤其是配合和纪律。”
沈云疏对此表示赞同:“好,你多费心。多一分本事,路上多一分保障。”
离开工坊区,沈云疏又去查看了陶器窑和新开辟的试验田。陶窑暂时熄火,之前烧制的一批碗罐已经取出,成品率不错。试验田边,沈槐和王氏正带着春婶和几个妇人,将收集来的草木灰和少量腐熟的粪肥仔细地搅拌进土里,为接下来播种换来的新菜种做准备。春婶一边干活,一边跟大丫和铁蛋说着什么,两个孩子听得认真,不时点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