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轩握着银镯子站在昌江岸边时,晨雾正裹着高岭土的湿润气息漫过来。镯子内侧“景德镇老窑厂”的刻痕被指尖摩挲得发烫,更让他心头一紧的是那枚极小的“鬼”字——这与第59章仓库黑影银镯子上的标记一模一样,显然是老鬼团伙的专属印记。手机里刘警官的消息还亮着:“江西警方排查到三家可疑作坊,‘福记老窑’近半年采购的仿古青花料,是正常作坊的三倍。”
“轩哥,导航显示‘福记老窑’在老窑厂旧址后面,挨着山。”小林拎着装有高仿青花瓶的行李箱,指了指远处隐在雾里的青砖瓦房,“我查了,这作坊三年前突然开业,从不在网上留任何信息,连附近村民都很少见里面的人出来。”
两人沿着泥泞的土路往山边走,越靠近作坊,刺鼻的釉料味越浓。“福记老窑”的木牌歪歪扭扭挂在门口,一个穿黑色夹克的男人正蹲在门边擦银镯子——那镯子的款式,和陈轩手里的分毫不差。
“我们是来订复刻瓷的。”陈轩不等男人开口,先拿出手机里元代青花缠枝莲瓶的图片,“听说你们这儿能做‘苏麻离青’料的复刻,价格不是问题。”
男人抬头时,陈轩注意到他袖口露出一道刀疤,和三年前江西铜器案档案里李伟的照片特征吻合。“我们只做日用瓷。”男人起身挡在门口,语气冷硬,可目光却忍不住往小林的行李箱瞟——那里装着老孙的高仿瓶,釉色在雾里隐约泛着蓝光。
“日用瓷会用‘苏麻离青’?”陈轩突然上前一步,指尖划过作坊墙上贴的瓷片,“这瓷片的青花晕散感,和元代官窑的特征一模一样,你说不做复刻,谁信?”
男人脸色刚变,屋里就传来沙哑的声音:“阿伟,让他们进来。”
走进作坊,窑炉的火光将满墙瓷坯映得通红,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正坐在桌边画莲纹,笔锋僵硬,明显是按固定模板复刻——正是“福记老窑”的负责人老福。他看到陈轩手臂上的纱布,放下毛笔:“你手臂的伤,是在城西仓库弄的吧?”
陈轩心里一沉,却没露声色:“老板怎么知道?”
老福从抽屉里拿出一只银镯子,和陈轩手里的一模一样:“这是李哥的东西,他上周来的时候说,有个叫陈轩的人坏了他的事,让我们留意带伤的人。”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小林手里的行李箱上,“你们找的不是复刻瓷,是老鬼的作坊吧?”
“我们找的是1998年孙建国的真相。”陈轩打开行李箱,拿出老孙的日记本,“孙建国在日记里写,当年是李哥逼他做高仿瓶,现在李哥跟着老鬼干,继续骗钱。你要是愿意提供线索,我们可以帮你联系警方,保护你的家人。”
“家人”两个字让老福的手猛地一颤,他起身走到窗边,拉开窗帘——窗台上摆着一张女孩的照片,边缘有明显的撕痕。“去年我想报警,李哥就把我女儿带走了,说我敢说一个字,就撕票。”他声音发颤,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是女儿的字迹:“爸,他们不让我打电话,你别来救我。”
陈轩接过纸条,立刻让小林联系刘警官:“刘局,麻烦立刻排查景德镇所有私立学校,找一个叫福晓雅的女孩,十岁,是老福的女儿。”挂了电话,他把手机递给老福:“等会儿警方会拍你女儿的视频过来,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救她。”
老福盯着手机,眼泪终于掉了下来。过了十分钟,警方发来视频——福晓雅在一间教室里写作业,身边有警察看守。看到视频,老福才从床底拖出一个木箱,拿出一张手绘地图:“老鬼的核心作坊在龙窑旧址,从这儿往山后走三里地就是。那里有三道铁门,守着的人都带刀,李哥现在应该在那儿盯着做宣德炉。”他指着地图上的红点,“龙窑里藏着炸药,是老鬼准备的,一旦暴露就炸窑销毁证据,还有条密道通到山下的小河,用来逃生。”
陈轩刚接过地图,就听到外面传来汽车引擎声。老福脸色骤变:“是老鬼的人来取瓷瓶了!你们从后门走,顺着山后的小路去龙窑,别被他们发现!”
两人跟着老福从后门钻进树林,刚跑出去几十米,就看到三辆黑色轿车停在作坊门口,几个穿黑衣服的人拿着棍子往里冲。陈轩回头看了眼老福,压低声音:“你保重,我们会尽快带警察来。”
树林里的路又陡又滑,陈轩和小林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看到前方的龙窑——窑口用铁丝网围着,旁边的平房里亮着灯,敲击金属的声音断断续续传出来。陈轩趴在山坡上,用手机放大观察:平房里摆着十几只半成品宣德炉,李哥正拿着放大镜检查炉底款识,“大明宣德年制”的“德”字多了一横,和马先生那只高仿炉一模一样。
“这批炉下周要运到广州交货,谁出岔子,谁就去喂鱼。”李哥的声音透过窗户传出来,“老鬼说了,陈轩要是找来,直接炸窑,别留活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眼鉴宝:佛缘秘藏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天眼鉴宝:佛缘秘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