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之功,国之利器:盛赞郑沧舰队“依格物新炮之利,射程远超蛮夷,制敌于海外,贼舰虽众,望洋兴叹,终致海上溃败,此技术之胜也”;棱堡防御体系“形制新颖,巧夺天工,虽经敌军重炮狂轰,主体岿然不动,保全大局,此工程之胜也”;燧发枪“射速迅疾,火力绵密,毙敌无算于滩头,压制蛮夷之火绳乌铳,此装备之胜也”。
将士用命,忠勇无双:极力褒扬了守军将士,特别是左翼缺口处与敌肉搏、最终实现反击的部队,“……我将士闻蛮夷‘任取三日’之暴令,非但未怯,反而同仇敌忾,血战不退,忠勇之气,惊天地而泣鬼神……参军马武,亲冒矢石,身先士卒,于危急之时率亲卫决死反击,终稳住战局,其功至伟……”
巨大代价,血海深仇:毫不避讳地禀报了惨重的伤亡数字,“……虽赖陛下洪福,获此全胜,然我将士殉国者众,伤员盈营,移民亦多有死伤,新城初建,顿遭重创,此实乃西夷凶残所致,亦臣等未能料敌于先、御敌于外之罪也,恳请陛下责罚……” 并详细描述了立誓复仇的场景,将全军上下同仇敌忾的决心上达天听。
在奏章的最后,马武与张懋超越了请功或请罪的层面,掷地有声地提出了关乎大明国运的未来战略:
“……西夷四国,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此战虽挫其凶锋,然其根基未损,假以时日,必纠结更多势力,卷土重来。臣等深思,守成龟缩,非长治久安之策,唯有转守为攻,主动出击,扫荡寰宇,将西夷势力彻底逐出新大陆,乃至其于南洋、西洋之据点,亦当纳入王师犁庭扫穴之范围,方能绝此后患,保我大明海疆永固,拓殖大业昌盛绵延!”
“伏乞陛下圣心独断,速定增派援兵、补充粮秣、派遣工匠之策。新明港亟需休养生息,更需强大之力量以为进取之基。此血海深仇,臣等与全军将士,已铭刻五内,他日定当秣马厉兵,跨海征讨,犁庭扫穴,尽逐西夷,以慰阵亡将士在天之灵,以彰我大明煌煌天威于四海八荒!”
这封沉甸甸的奏章,以火漆密封,由伤势较轻、航行性能最佳的“伏波号”战舰承载,在一小队护卫舰的护送下,再次劈波斩浪,踏上了返回大明的万里航路。它承载的不仅是胜利的消息,更是前线将士用鲜血换来的教训、用生命铸就的信念,以及一个帝国走向深蓝、争霸全球的宏伟蓝图。
新明港的明字金龙旗,依旧在残破但屹立不倒的棱堡上猎猎飘扬。
海风拂过,带着硝烟散尽后的微咸,也带着淡淡的悲伤与无尽的力量。
马武与英国公张懋并肩站在港口,望着“伏波号”的消失在海天之际,目光坚定如磐石。
喜欢工科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工科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