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这就开唠《金瓶梅》第四十三回,回目 “争宠爱金莲惹气 卖富贵吴月攀亲”—— 光看这俩标题就知道,这回是 “醋坛子” 潘金莲在线找茬,“正房大拿” 吴月娘忙着攀高枝,一边是后宅争风吃醋的鸡飞狗跳,一边是豪门联姻的排面拉满,俩件事撞一块儿,把西门府的热闹劲儿推到了新高度。咱用大白话加现代梗,把每一个细节都扒得明明白白,从深夜应酬到白昼迎客,从金镯失踪案到豪门流水席,保证让你看得过瘾,还能品出古代豪门 “人情社会” 的底层逻辑。
首先开篇先来段词:“情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滞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栏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这词儿看着挺伤感,其实是为后文铺垫:看似热闹的西门府,藏着多少人的愁绪?潘金莲怕失宠,吴月娘怕地位不稳,李瓶儿怕孩子出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小九九”,就像这篱边的黄菊,看着光鲜,其实不知道为谁开、为谁落。
故事一开头,先从西门庆深夜归家说起。都三更天了,西门庆才醉醺醺地回来,吴月娘还没睡,正和吴大妗子等人聊天,李瓶儿则乖乖在旁边伺候,等着给西门庆递酒。吴大妗子见主角回来了,识趣地往另一边走了 —— 毕竟是外人,不方便掺和主子的家事,跟现在客人见主人家要谈私事,主动回避一个道理。
月娘见西门庆喝多了,赶紧打发他脱衣服,只让李瓶儿过来磕头,然后俩人坐下,唠了唠白天酒席上的事儿。玉箫端上茶,因为大妗子还在府里,西门庆没去别的房,直接往孟玉楼房里歇了 —— 这也能看出西门庆的 “分寸感”,虽然宠妾,但表面上还得给正房留面子,不至于太离谱。
转天一早,厨役就来收拾酒席了 —— 毕竟今天有重要客人,得提前准备。西门庆先去衙门 “拜牌”(官场例行公事,相当于现在的早会打卡),然后 “大发放”(处理公务)。夏提刑见了他,还特意道谢:“昨儿我家内人去叨扰,多谢款待!” 西门庆赶紧客气:“昨儿太简慢了,别见怪!”—— 俩人这虚与委蛇的劲儿,跟现在同事之间互相客套一模一样,谁都没说真心话,但场面话得做足。
西门庆回家时,乔大户家已经派人送礼来了:孔嫂儿领着乔五太太的家人,扛着礼盒就来了。西门庆收下礼,让家人好好招待,孔嫂儿则钻进月娘房里聊天 —— 这孔嫂儿就是 “豪门交际花”,专管传递消息、牵线搭桥,跟现在的 “公关经理” 似的。没过多久,吴舜臣的媳妇儿郑三姐也坐轿子来了,给月娘等人磕了头,坐下喝茶 —— 都是沾亲带故的,提前来帮忙,也显得热闹。
这时候,有个重要的 “财务事件”:李智、黄四还了一千两香蜡银子,贲四从东平府押着回来了。应伯爵这 “消息通” 一听说,立马跑过来 “帮扶交纳”—— 其实就是想蹭点好处,毕竟之前李智、黄四许了他 “业障儿”(好处费),这时候不凑过来,过这村没这店了。
西门庆让陈敬济拿天平在厅上兑银子,当面点清楚收了。黄四还挺会来事,掏出四锭金镯儿,重三十两,说是抵一百五十两的利息,还欠五百两,想换份新合同。西门庆摆摆手:“过了灯节再说,我这几天家里事多!” 李智、黄四赶紧点头哈腰,“老爷长、老爷短” 地千恩万谢走了 —— 这俩人跟现在的 “欠款客户” 似的,态度放得极低,就怕债主不高兴。
应伯爵本来想跟着李智、黄四去要好处,结果被西门庆叫住了。西门庆问:“昨儿你们仨咋不打招呼就走了?” 伯爵赶紧找补:“昨儿喝太多了,见哥也醉了,知道今儿嫂子家摆酒,肯定要跟哥说话,我们哪好再缠着?我猜哥今儿也没去衙门,毕竟连日辛苦!”—— 你看应伯爵这嘴,跟抹了蜜似的,既解释了自己先走的原因,又拍了西门庆的马屁,把 “职场老油条” 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
西门庆说:“我昨儿到家都三更了,今儿还是早起去衙门拜了牌、处理了公务,现在家里忙着准备招待女客。一会儿还得去观里打上元醮、拈香,然后去周菊轩家吃酒,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 伯爵赶紧恭维:“哥您这精力也太绝了!真是有大福的人,换第二个人早扛不住了!” 俩人又唠了会儿,西门庆要留伯爵吃饭,伯爵哪有心思吃?赶紧说:“不了不了,我先走了!” 西门庆又问:“你家嫂子咋没来?” 伯爵说:“轿子都叫好了,马上到!” 说完就溜了,直奔李智、黄四而去 —— 毕竟 “好处费” 才是重点,吃饭都是次要的。作者在这儿插了句诗:“假饶驾雾腾云术,取火钻冰只要钱。”—— 说的就是应伯爵这种人,不管有啥本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钱,跟现在的 “拜金主义者” 没啥两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瓶梅那些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瓶梅那些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