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从开头那首诗唠起,“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说白了就是 “晚上星星月亮挂天上,地上无数蜡烛点着,这人间的元宵节和天上的热闹劲儿没两样”。后面又说 “千金博得斯须刻”,翻译过来就是 “花再多钱,就为了这一会儿的快活”—— 你瞅,这诗一上来就把元宵节 “花钱买热闹” 的调调定好了,也为西门庆接下来摆阔气、放烟火埋下伏笔。
话说西门庆把乔家的人送走后,就颠颠跑到上房,跟月娘、大妗子、李瓶儿凑一块儿商量事儿。月娘先开口,那语气跟职场上对接工作似的:“乔家都先来给咱孩子送节礼了,咱总不能差事,也得买礼过去,给他家大闺女送节。这事儿就当是咱两家定亲的预热,省得礼数上出岔子。” 大妗子在旁边补了句:“咱这边也得找个媒人,以后两边往来才方便,总不能让人家觉得咱不懂规矩。”
月娘琢磨了琢磨:“乔家那边是孔嫂儿当媒人,咱这边找谁合适呢?” 西门庆大手一挥,跟拍板定项目似的:“别麻烦别人了,就找老冯!一客不烦二主,她之前也帮过不少忙,熟门熟路的。” 说完就赶紧让人写了八张请帖,叫老冯和玳安拿着请帖盒子,去请乔老亲家母、乔五太太,还有尚举人娘子、朱序班娘子、崔亲家母、段大姐、郑三姐这些人,十五号来家里赴宴 —— 一来是给李瓶儿过生,二来是一起吃看灯酒,主打一个 “借机会聚聚,巩固关系”。
这边刚安排完请人的事儿,西门庆又吩咐来兴儿:“赶紧拿银子去订蒸酥点心和各种水果蜜饯,再准备两套遍地锦罗缎衣服,一件大红小袍、一顶金丝绉纱冠,还有两盏云南羊角珠灯、一盒衣翠、一对小金手镯、四个金宝石戒指。” 这些东西可不是小数目,搁现在就是 “顶配伴手礼”,妥妥的面子工程。
到了十四号早上,这些礼物装了满满一担,西门庆让女婿陈敬济和贲四穿得整整齐齐的,押着担子送过去。乔大户那边也特给面子,摆了好酒好菜招待,还回了不少绣活儿、鞋子之类的礼物,这些琐碎细节咱就不细说了。正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应伯爵凑了过来,一看见这阵仗就好奇:“哥,这是啥情况?搬这么多东西,是要办啥大事儿?”
西门庆得意洋洋地把跟乔大户结亲的事儿说了,末了还补了句:“十五号那天,你家嫂子也得来,帮着陪亲家母坐坐,凑个热闹。” 应伯爵赶紧拍胸脯:“嫂子发话,我家那口子肯定来,您放心!” 西门庆又想起别的事儿:“今天请了各位堂官的娘子来家里吃酒,等下咱哥几个去狮子街的房子里看灯去,咋样?” 应伯爵一听有热闹,立马点头:“行啊,咱这就走!” 说完就乐呵呵地去准备了。
咱再说说另一边的事儿。院子里的吴银儿挺会来事,先送了四盒礼过来,还附带两方销金汗巾、一双女鞋,说是给李瓶儿上寿,顺便要拜李瓶儿当干娘。月娘收了礼物,客气了几句,就打发轿子把吴银儿送回去了。可李桂姐就慢了半拍,第二天才来,一看见吴银儿在这儿,就偷偷拉着月娘问:“她啥时候来的?咋不提前说一声?”
月娘把吴银儿昨天送礼物、拜干娘的事儿说了,李桂姐听完,脸一下子就垮了,半天没吭声 —— 心里估摸着 “这吴银儿下手也太快了,我这干闺女的位置差点被抢了”。所以那天一整天,李桂姐都跟吴银儿闹别扭,俩人谁也不理谁,跟小学生吵架似的,别提多逗了。
再说前厅这边,王皇亲家派了二十个小厮,由两个师父领着,挑着箱子就来了,一进门就给西门庆磕头。西门庆指了指西厢房:“那屋当戏房,你们先歇着,一会儿管饭。” 没多大一会儿,周守备娘子、荆都监的母亲荆太太,还有张团练娘子,都坐着大轿来了,后面跟着排军喝道,家里的媳妇子也跟着一大堆,那阵仗跟现在明星出场似的。
月娘和众姊妹赶紧穿着锦袍出来迎接,把她们让到后厅叙礼。大家互相见过面,坐下喝茶,就等着夏提刑娘子来,人齐了好摆茶。可左等右等,等到中午,夏提刑娘子还没来,小厮去催了两三回,直到下午,才听见外面喝道的声音。只见夏提刑娘子的轿子到了,还带着衣箱,后面跟着一大堆仆从,吹吹打打地被迎进后厅。
众人又互相见了礼,按辈分坐下,先在卷棚里喝了茶,然后才去大厅就座。春梅、玉箫、迎春、兰香这几个丫鬟,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旁边端茶倒酒,跟服务员似的。那天唱的戏是《西厢记》,台上莺莺张生谈恋爱,台下夫人们嗑着瓜子看戏,别提多惬意了。
咱这边不说大厅里多热闹,单说西门庆把女眷们安顿好,让她们喝茶看戏,自己就骑着马,约上应伯爵、谢希大,往狮子街的房子去了。临走前还吩咐:“把四架烟火拿一架过去,晚上在那边放;剩下两架留着,等晚上女眷们跟前放,让她们也乐呵乐呵。” 又赶紧叫了个厨子,让家里人抬了两食盒下酒菜、两坛金华酒过去,还特意叫了董娇儿、韩玉钏儿两个唱曲儿的 —— 主打一个 “走到哪儿,排场就给到哪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瓶梅那些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瓶梅那些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