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5日清晨6时,云南哀牢山深处的山地灵能测试靶场还浸在浓稠的雾气里。海拔2200米的山坳间,一条临时开辟的混凝土跑道延伸向远方,尽头隐没在白茫茫的雾霭中;跑道两侧的山坡上,墨绿色的伪装网覆盖着数台灵能监测设备,天线在晨风中轻轻晃动,像蛰伏的哨兵;靶场中央的高台上,一门通体银白的巨炮斜指天空,炮管长约8米,炮身刻着细密的能量纹路,炮口镶嵌着一圈淡紫色的灵髓石——这就是联盟为建党节战备专门研发的“人皇-2型”灵能狙击炮,此刻正等待着它的首次实战测试。
靶场控制室内,仪表盘的荧光在昏暗的空间里跳动。墙上的大屏幕被分割成六个画面:左侧两个实时显示狙击炮的核心参数——灵能输出功率、炮管温度、能量衰减率;中间两个是靶场全景,雾气中隐约能看到10公里外移动靶的轨道;右侧两个则连接着新疆喀什、海南文昌的地月数据传输站,同步传输着月球背面的灵能背景数据——这次测试特意加入了低重力环境模拟,要尽可能还原未来对抗仙族战舰的实战场景。
张杰穿着深灰色的工装服,袖口沾着些许灵髓石粉末,正蹲在狙击炮的炮管旁,用一把微型卡尺测量聚能结构的间隙。他的身边放着一本翻开的设计图册,上面用红笔标注着“灵能聚能炮管优化方案”,页脚还贴着2285年的旧照片——照片里,一门初代灵能炮在废墟中架设,炮身上布满弹痕,背景是燃烧的城市。“炮管聚能腔的间隙要控制在0.2毫米以内,不然能量会从缝隙里泄露,稳定性就达不到95%的标准。”张杰一边说,一边用镊子夹起一块超薄的灵能垫片,小心翼翼地塞进炮管的缝隙里。
身后传来脚步声,陈阳穿着全套黑色作战服,腰间别着灵能战术匕首,手里提着一个银色的装备箱——里面装着测试用的灵能弹药和瞄准辅助设备。“张教授,设备都检查好了吗?我刚才在模拟舱里试了三次瞄准,低重力环境下的弹道修正参数已经记熟了。”陈阳走到张杰身边,目光落在狙击炮的炮口上,眼神里满是期待。这门炮他盼了整整三个月,从设计阶段就参与讨论,现在终于能亲手测试,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张杰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粉末,指着炮管上的能量纹路:“聚能结构刚调好,灵髓石涂层也重新检查过,能量衰减率从之前的25%降到了20%,比设计目标还好。你一会儿射击的时候,注意灵能输出要和呼吸同步,低重力环境下弹道下坠比地面慢,瞄准的时候要比目标提前0.5个身位。”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终端,递给陈阳:“这里面存着10组模拟弹道数据,要是遇到突发情况,随时调出来参考。”
陈阳接过终端,塞进作战服的口袋里,然后打开装备箱,拿出一枚圆柱形的灵能弹药——弹药通体透明,里面封存着淡蓝色的灵能晶体,顶端印着“测试专用”的字样。“这枚弹药的灵能纯度是99%,比实战用的还高,应该能发挥出炮的最大威力。”陈阳说着,小心翼翼地将弹药装进狙击炮的弹舱,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一件珍宝。
这时,控制室内的通讯器响了,林岚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张教授、陈阳,你们赶紧来控制室一趟,灵能校准系统出了点问题!”两人对视一眼,立刻朝着控制室跑去——灵能校准系统是狙击炮的“眼睛”,要是出故障,测试就得推迟,而距离建党节只有6天,根本没有时间浪费。
冲进控制室,林岚正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眉头拧成了疙瘩。她面前的仪表盘上,灵能校准系统的误差值从0.1°跳到了0.3°,还在不断上升。“刚才我调试的时候还好好的,突然就开始飘了,误差已经超过标准值的三倍了。”林岚指着屏幕,声音里带着焦虑。她昨天熬了一整夜,将校准系统的灵敏度提升了30%,就是为了保证测试精度,现在出问题,心里又急又自责。
张杰快步走到控制台前,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系统日志。屏幕上一行行代码闪过,他的目光像鹰一样锐利,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所在:“是灵能传感器的接线松动了,低重力模拟设备启动的时候,震动把接口震歪了。你赶紧把备用传感器拿来,我们现在换。”林岚松了口气,立刻从设备架上取下一个黑色的传感器——这是她昨天特意准备的备用件,没想到真的派上了用场。
陈阳也凑过来帮忙,他按着张杰的指示,用螺丝刀拆开校准系统的外壳,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线路。张杰则小心翼翼地拔掉松动的传感器接线,林岚拿着新传感器递过去,三人配合得默契十足。十分钟后,新传感器安装完毕,林岚按下重启按钮,屏幕上的误差值开始快速下降,最终稳定在0.08°,比标准值还低。“太好了,恢复正常了!”林岚兴奋地拍手,眼里闪着光,刚才的焦虑一扫而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