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北疆发改委委员长李建成,秘书长李世民,商务部部长李元吉,几乎推掉了手头所有的工作,全心全意、鞍前马后地陪着大唐皇帝陛下进行“调研并视察草原的工作进度”……用他们兄弟私下里的话说,就是瞎溜达!
期间,大唐皇帝陛下在发改委主要领导班子的陪同下:
视察了驻草原军士的日常驻训生活,观看了骑兵冲锋、步兵结阵、神机营操训(亲自上手放了几枪),并在发改委委员长李建成的亲自安排下,深入基层,与普通军士同坐一桌,共进午餐,体现了天子与士卒同甘共苦的崇高风范。(军士们激动得手都在抖,压根没吃出饭菜啥味儿。)
随后,又马不停蹄地先后视察了“那达慕”大会会场、钢铁厂(对着高炉啧啧称奇)、纺织厂(摸了摸新式棉布)、食品厂(尝了尝奶制品)及科研部工棚(被老墨的石灰灯晃了眼)。
在莅临科研部工棚时,大唐皇帝陛下亲切接见了以墨岳林部长为首的科研团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
“要坚决贯彻委员长的正确领导,继续发扬格物精神,为国朝出力,为大唐建功!”(老墨和一众匠人激动得差点抽过去。)
这一路视察,可谓是其乐融融,父慈子孝,充分展现了大唐最高领导层的团结与和谐。
然而,这和谐的氛围,在行程的最后一天,被彻底打破。
在北疆发改委委员长李建成和秘书长李世民(以安全为由)的极力劝阻下,大唐皇帝陛下的“强烈要求”下,一行四人乘车来到了巍峨的金山脚下,那片曾经举行过祭天大典的神秘之地。
当大唐皇帝陛下李渊同志的目光,缓缓扫过那座矗立的石碑,清晰地看到上面镌刻的碑文以及那个无比扎眼的落款【武德六年十月十六,大唐太子李世民携唐王李建成于金山祭天所表】时,发表了以下重要讲话:
“朕……不管这……是谁的主意。”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石碑的落款上。
“等回到长安之后……老子……再跟你们……慢慢算这笔账!”
说完,他猛地一甩袖袍,转身就走,不再多看那石碑一眼,也不再理会身后的三个儿子。
父子四人乘车回到北疆大营,已是下午时分。
老李头气得胸口发堵,连晚饭都没吃,就直接阴沉着脸回了屋子,房门关得震天响。
太子李世民?!
唐王李建成?!
谁通知朕了?!
朕什么时候下过易储的旨意?!
还他娘的唐王?!
这俩小王八蛋在草原上,背着朕玩的这么花吗?!
李渊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越想越气,感觉自己这个皇帝的权威受到了赤裸裸的挑衅和愚弄。
无独有偶,和大唐皇帝陛下有着相近疑问的,还有朝堂中(自认为)最忠贞的太子党——大唐齐王殿下李元吉。
在回程的车上,他就一直处于懵逼状态,脑子里反复回放那石碑上的字。
父皇啥时候下的易储的旨意?!
我怎么不知道?!
这么大的事儿,居然没人告诉我?!
大哥和二哥之间,到底有什么皮燕交易?!
还唐王李建成?!
这破称号哪儿有‘太子’威风?!
难道……意思是大哥以后当不了皇帝了?!
那他娘的怎么行?!
父子二人虽然有着相近的疑问,但处理方式却截然不同。
皇帝陛下选择隐忍,打算回到权力中心长安再慢慢清算,这是成熟政治家的沉稳(或者说顾虑)。
而齐王殿下,则秉承了他一贯的“能动嘴(手)就绝不动脑”的行动派作风!
他心里的疑问和焦虑根本憋不到回长安!
于是,当晚,李元吉就拎着一坛烈酒,带着满身的酒气和一肚子的问号,气势汹汹地……上了既得利益者“太子”李世民的门。
“砰!”
李元吉几乎是用撞的推开了李世民的房门。
正在灯下查看那达慕大会最后流程的李世民被吓了一跳,抬起头,就看到自家三弟脸色通红(不知是酒气还是怒气),一手拎着酒坛,一手叉腰,瞪着眼睛站在门口。
“二哥!你跟我说实话!”
李元吉开门见山,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那石碑是怎么回事?!‘太子李世民’?!你……你想当太子想疯了吗?!你把大哥置于何地?!”
他“咚”地一声把酒坛杵在桌上,溅出的酒水打湿了桌上的文书,但他浑然不顾,只是死死盯着李世民:
“还有,大哥怎么就成‘唐王’了?这他娘是谁的主意?!你们是不是背着我,搞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李世民看着情绪激动的三弟,先是一愣,随即心中了然,又是好笑又是无奈。他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语气平静:
“三胡,你先冷静点。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不是我想的那样?那他娘的是哪样?!”
李元吉不依不饶:“你今天必须给我说清楚!不然……不然我……我他娘就不认你这个二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