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楼一剑立威,以钱家族长钱万山为首的众多修仙家族俯首后,林木在这北漠边陲的宗门据点,总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
接下来的数月,听风城内的大小修仙家族果然安分了不少,每月应缴的赋税灵材,无论数量还是品质,都再不敢有丝毫短缺或以次充好。这使得听风楼的库藏日渐充盈,林木也得以安心利用那微型灵眼的便利,潜心修炼。
练气八层的境界,每一丝灵力的增长都非易事。即便有灵眼相助,林木依旧感觉到四象奠基诀在冲击更高层次时,对灵气总量和精纯度的要求都达到了一个近乎恐怖的程度。
他白日处理据点的一些日常事务,核验各家族上缴的物资清单,与往来的宗门运输小队进行交接,偶尔也会召见几个小家族的族长,询问一下北漠荒原边缘近期的动静。夜晚,他便会彻底封闭修炼密室,将所有心神都沉浸在灵力的搬运与符箓的绘制之中。
他从青竹符经中获益良多,特别是其中记载的青竹剑煞符和厚土岩壁符,经过他数月不懈的练习和澄心玦的辅助感悟,已能勉强绘制出一阶上品的水准,虽然成符率依旧不高,但其威力已远非寻常一阶符箓可比,成为了他手中又一记重要的杀手锏。
在与听风城本地修士的日常往来中,林木也渐渐听到了一些关于北漠荒原深处的各种离奇传闻。其中,流传最广、也最为引人遐思的,便是一则关于失落的炼丹师洞府的传说。
据说,在数百年前,曾有一位惊才绝艳的炼丹宗师,为避世俗纷扰,也为寻觅某种只在北漠极端环境下才能生长的奇特灵药,孤身一人深入北漠荒原,并在其中开辟了一处隐秘的洞府,潜心炼丹,追求丹道极致。
后来,这位炼丹宗师便再无音讯,有人说他早已丹成飞升,也有人说他因炼制某种逆天丹药而遭遇天谴,身死道消,其毕生收藏的珍稀丹方、灵丹妙药以及炼丹心得,都随同他的洞府一同被掩埋在了北漠的无尽风沙之下。
这传闻在听风城流传已久,版本也各不相同,有的说那洞府之中藏有能助人突破筑基瓶颈的九转金丹,有的说里面有上古失传的炼丹秘法,甚至还有人言之凿凿,说曾有修士远远望见洞府所在区域霞光冲天,异香扑鼻。
只是,北漠荒原广阔无垠,环境恶劣,妖兽横行,更有诸多天然的险地绝境。这些年来,也曾有不少自恃修为高深或福缘深厚的修士,依照传闻中的一些模糊线索,试图深入荒原寻觅那座传说中的洞府,但最终都或是一无所获,狼狈而归,或是彻底消失在茫茫沙海之中,再无音讯。
林木初听此传闻,心中虽也泛起过一丝好奇,但以他谨慎的性格,自然不会轻易相信。他深知修仙界传言多虚妄,许多所谓的藏宝之地,不过是好事者以讹传讹,甚至是某些心怀叵测之辈故意布下的陷阱,用以诱杀那些贪婪的寻宝者。
他将这炼丹师洞府的传说,与那些关于荒漠巨兽、流沙仙城的奇谈怪论一同,归入了姑妄听之的范畴,并未真正放在心上。
他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利用听风楼这难得的安稳环境和微型灵眼,尽快将自身修为提升至练气九层,为将来的筑基之路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转眼之间,林木驻守听风城已有年余。这一日,宗门传来一道指派任务,命他带领一支由听风城本地修仙家族子弟组成的临时小队,前往听风城以北约八百里、位于北漠荒原边缘的一处名为“鹰愁涧”的区域,勘探一处新近被凡人采石队偶然发现的、疑似存在低阶赤铜矿的矿脉。若能确认矿脉储量尚可,宗门便会派专人前来开采。
这任务对他而言,并无太大难度,也算不得凶险。鹰愁涧虽已属北漠荒原边缘,但距离真正的荒原深处尚有千里之遥,平日里活动的妖兽大多也只是一阶中期以下,以他练气八层的修为,足以应付。
他当即便召集了钱家、孙家等几个主要家族派出的十余名练气四五层的子弟,略作准备后,便一同出发,朝着鹰愁涧方向行去。
鹰愁涧地如其名,乃是一条深邃狭长、两侧峭壁如削、常有猛禽盘旋的巨大裂谷。谷底怪石嶙峋,溪流干涸,只有一些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沙棘和骆驼刺在石缝间艰难生长。
林木带领着队伍,在向导的指引下,很快便找到了那处凡人采石队发现的矿脉露头。
经过数日的仔细勘探和挖掘,他们确认此地确实存在一条小型的赤铜矿脉,品质尚可,但储量并不算太大,属于典型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林木将勘探结果详细记录在玉简之中,准备返回听风城后便立刻上报宗门。
就在勘探任务即将结束,众人准备拔营收整,返回听风城的前一日。林木利用一个傍晚的闲暇,独自一人来到了鹰愁涧一处相对僻静的支流峡谷之中。此地风沙较小,岩壁之上还生长着一些特殊的苔藓和地衣,他想采集一些,看看能否用于符箓绘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一枚玉玦,凡人悄悄修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开局一枚玉玦,凡人悄悄修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