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源农场的晨光刚漫过田埂,陆知衍就蹲在科技体验区的设备旁,指尖捏着被剪断又重接的传感器连接线,眉头拧成了结。线芯处的铜丝有些氧化,虽然临时接好了,但长时间运行可能会出现数据波动 —— 王总监的动作比他想象的更隐蔽,竟能避开农户的视线动设备。
“怎么样?还能用吗?” 苏晚星拎着早餐袋走过来,袋里是李婶刚蒸的玉米馒头,还热乎着。她蹲下身,看到连接线处缠着的绝缘胶带,心里一紧,“要不要换个新的传感器?我记得你后备箱里还有备用的。”
陆知衍抬头时,额前的碎发沾了点晨露,他接过馒头咬了一口,语气却很镇定:“先测测数据稳定性,要是波动在允许范围,就暂时用着 —— 换新的怕王总监看出我们有防备,反而会提前动手。” 他打开平板,调出传感器监测界面,屏幕上的湿度曲线渐渐平稳,“还好,目前没问题。”
老陈扛着锄头走过来,身后跟着两个年轻农户,手里抱着一捆刚收割的小麦样本:“陆顾问,俺们按你说的,选了模型种植和传统种植的小麦各十株,穗粒数都数好了,装在透明盒子里,农产展示区用正好。” 他瞥见传感器上的胶带,脸色沉了沉,“王总监这是没打算善罢甘休啊,俺们昨晚把农场的各个路口都安排了人,夜里轮流守着,绝不让他再靠近设备。”
苏晚星接过小麦样本盒,透明的盒子里,模型种植的麦穗明显更饱满,穗粒紧密地挤在一起,她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这个对比太直观了!周姐说要做签售会的宣传海报,用这张照片当主图肯定好,再配上‘科技让麦田更丰收’的标语,比单纯的文字有说服力。”
陆知衍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从背包里拿出平板:“我把模型的演示流程细化好了,分三个环节:先让农户演示基础操作,再实时调取农场的土壤数据,最后对比传统种植和模型种植的产量差异。” 他指着平板上的流程图,“你看这里,我留了十分钟的互动时间,读者可以提问,也能亲自操作简易版的模型小程序,是顾言泽帮忙开发的,不会涉及核心算法。”
苏晚星凑过去看,流程图旁还贴着她画的小插画:有农户操作平板的简笔、有麦穗的图案,是她昨晚熬夜补的,让冰冷的流程多了点温度。“我把读者可能问的问题整理好了,比如‘模型会不会很难学’‘普通农户买得起传感器吗’,还加了李婶和刘大叔的真实回答,到时候你演示的时候可以参考。” 她从包里拿出笔记本,递到陆知衍面前,页面上的字迹娟秀,还标注了 “重点问题用红色标出”。
两人的筹备从清晨延续到正午,农场的空地上渐渐堆起了签售会要用的物料:文学分享区的背景板上,贴着陆知衍画的绿源农场速写,角落还别着李婶新编的麦秆书签;科技体验区的桌子上,整齐摆着传感器设备和小麦样本盒,旁边放着苏晚星打印的 “模型小科普” 手册;农产展示区更热闹,农户们陆续送来自家的农产品 —— 有王婶腌的咸菜、张磨坊主新磨的麦芯粉,还有孩子们画的 “我眼里的麦田” 画作,满满当当摆了一长排。
“晚星丫头,俺们编了五十个麦秆传感器套,每个上面都绣了‘星光’的字样,给读者当伴手礼咋样?” 李婶拎着一个布袋子走过来,里面的麦秆套泛着淡淡的麦香,阳光照在上面,穗纹格外清晰。苏晚星接过一个套在传感器上,大小正好,还能防晒防尘,她笑着点头:“太好看了!读者肯定喜欢,这可是独一无二的礼物。”
陆知衍看着这一幕,拿出手机给顾言泽发微信:“帮我确认下技术人员的背景,要是他真懂农业设备破解,我们得在签售会当天给模型系统加临时防火墙。” 没过多久,顾言泽回复:“查到了!那人名叫赵磊,之前帮王总监做过农业数据篡改,去年还因为泄露企业技术被判过缓刑,现在王总监给他开了双倍工资,让他盯着模型的核心算法。”
陆知衍的脸色微沉,把手机递给苏晚星看:“王总监是铁了心要搞破坏,不仅想让设备出问题,还想偷算法。” 苏晚星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却很快镇定下来:“我们有农户帮忙盯着,还有临时防火墙,他未必能得手。对了,周姐刚才发消息,说农业科技报的记者下午会来农场采访,想提前拍点签售会筹备的素材,我们正好可以借媒体的力量,让更多人知道模型的真实效果。”
下午两点,农业科技报的记者如约而至,扛着摄像机跟在陆知衍和苏晚星身后,从科技体验区拍到农产展示区。李婶面对镜头一点也不怯场,举着麦秆传感器套说:“俺们以前种麦子全靠经验,现在有了这个模型,手机上一看就知道啥时候浇水、浇多少,去年一亩地多收了两百多斤!” 刘大叔也凑过来,拿着小麦样本对比:“你看这模型种的,穗粒比以前多三成,磨出来的面粉也更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光撞满怀:我的学霸男友有点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星光撞满怀:我的学霸男友有点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