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星心里一紧,赶紧回复 “知道了”,又翻出之前的匿名消息记录 —— 从北京会议的传感器预警,到老家的陌生男人拍照,王总监的动作从未停过。她把陆知衍发来的数据集加密保存,又在小说手稿的案例部分贴了张便签:“案例数据已脱敏,避免涉及模型核心参数”,便签一角画了个小小的盾牌,像在守护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
傍晚,陆知衍抵达北京,刚出高铁站就给苏晚星打视频电话。屏幕里,他站在会议中心门口,身后是 “全国农业科技项目收尾研讨会” 的横幅:“我先去会场确认明天的议程,晚上再跟你细聊报告修改。” 他晃了晃手里的项目总结报告,扉页的麦秆书签隐约可见,“你看,你的书签我一直带着,就像你在帮我把关。”
苏晚星靠在书桌前,对着屏幕点头:“我今天修改了两章,加了清河镇的老磨坊情节,还把你说的‘沙质土壤浇水技巧’写进去了,等下发给你看看。” 她顿了顿,想起顾言泽的提醒,又补充道,“你在会场注意安全,要是王总监找你聊项目,别单独跟他相处,有情况随时跟我说。”
视频聊到一半,陆知衍的手机突然震动,是顾言泽发来的紧急消息:“查到王总监昨天联系了清河镇农业站的刘站长,想借‘项目核验’的名义,复制你留在那里的调研原始数据,刘站长没答应,但他可能会找其他人下手,你赶紧把清河镇的数据备份加密。”
陆知衍的脸色微沉,对着屏幕轻声跟苏晚星说:“顾言泽说王总监想拿清河镇的原始数据,我得先去处理数据加密,晚上再跟你细聊。” 苏晚星立刻点头:“你快去忙,别担心我,我会把案例附录里的清河镇数据再检查一遍,确保没有漏洞。”
挂了视频,苏晚星坐在书桌前,翻出陆知衍发来的数据集,逐行检查是否有敏感信息。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院外的麦田在暮色里泛着淡淡的绿,她想起重逢时陆知衍陪她走访农户的场景 —— 刘大叔拉着他们看长势喜人的小麦,王婶塞给他们刚煮的玉米,那些温暖的画面,让她更坚定要守护好这些数据,守护好他们的心血。
晚上十点,陆知衍发来消息:“清河镇的数据已经双重加密,还跟刘站长确认过,不会给任何人复制权限。另外,我跟张教授说了王总监的情况,他会在明天的收尾研讨会上留意,不让他乱提要求。” 后面还附了一张照片 —— 他坐在会议中心的休息室里,面前摊着项目总结报告,扉页的麦秆书签被灯光照得格外清晰。
苏晚星回复:“我把案例附录修改好了,已经发给周姐,里面只保留了公开的产量提升数据,没涉及模型参数。对了,李婶刚才给我发微信,说绿源农场的小麦长势很好,她拍了照片,我转发给你,你看能不能加进项目总结里,让报告更有说服力。”
陆知衍很快回复了一个 “好” 的表情,还发了一段语音:“等项目收尾结束,我就申请提前回去,我们一起去绿源农场,看看李婶的小麦,再跟张叔他们聊聊小说里的情节。” 语音里的背景很安静,能听到他轻轻翻书的声音,像在耳边低语,驱散了异地的孤独。
苏晚星把手机放在枕边,看着书桌上的麦秆书签和调研照片,心里满是坚定。虽然离别仍在继续,危机也未完全解除,但只要他们彼此信任、互相支持,就没有跨不过的坎。她拿起笔,在小说手稿的扉页写下:“异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更好的重逢”,然后关掉台灯,期待着明天与他的再次视频沟通。
而此时的北京会议中心附近,王总监正坐在车里,手里拿着老赵发来的 “清河镇调研数据清单”,脸色阴沉。老赵坐在副驾驶座上,低声说:“陆知衍把数据加密了,刘站长那边也拿不到,但我查到苏晚星的小说附录里有清河镇的产量数据,或许能从她那边找到突破口。”
王总监冷笑一声,指尖在手机屏幕上划过苏晚星的出版社信息:“那就从她的小说下手,只要能证明她的案例数据‘不准确’,就能质疑陆知衍项目的真实性,到时候收尾研讨会的评审,自然会偏向我们。” 他顿了顿,拨通了一个电话:“喂,是周编辑吗?我想跟你聊聊苏晚星小说里的科技案例……”
夜色渐深,北京的灯光与苏晚星老家的月光,隔着千里遥遥相望。一场针对小说案例的新算计,正在悄然酝酿,而苏晚星和陆知衍还不知道,这场异地坚守的考验,即将迎来新的挑战 —— 王总监会如何利用小说案例做文章?他们又将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这些疑问,像院外的麦秸秆一样,在夜色里轻轻颤动,为下一章的故事埋下了揪心的悬念。
喜欢星光撞满怀:我的学霸男友有点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星光撞满怀:我的学霸男友有点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