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市的清晨带着初秋的微凉,苏晚星坐在陆知衍的电动车后座,怀里抱着密封好的短篇集样章 —— 昨晚特意用防水文件袋装好,今天要先和周姐敲定封面设计,再赶去陆知衍的科技创新大赛决赛现场。风拂过发间,她低头看了眼手里的荧光绿手牌,上面用马克笔写着 “陆知衍,加油!”,边角还画了个小小的麦穗图案,是特意呼应他的植物生长模型。
“别担心,封面沟通不会太久,肯定赶得及看你答辩。” 陆知衍的声音透过风传来,带着让人安心的沉稳。他腾出一只手,轻轻握住苏晚星环在他腰上的手,“周姐那边我昨天沟通过,她也很期待‘麦田 + 小黄花’的封面方案,不会耽误太多时间。”
电动车停在出版社楼下时,周姐已经在门口等候,手里拿着几份封面设计初稿。“晚星、陆同学,你们来得正好!” 周姐热情地迎上来,把设计稿递过去,“这几版都融入了乡村元素,你们看看更喜欢哪类风格 ——A 版偏写实,画了完整的麦田祖孙场景;B 版偏简约,只用了麦穗和小黄花的线条;C 版加了点童话感,适合吸引年轻读者。”
苏晚星接过设计稿,目光最先落在 A 版上 —— 画面里,老爷爷弯腰割麦,小孙女举着水壶递过去,田埂上还放着陆知衍的传感器模型,像极了她故事里的场景。“我喜欢 A 版,” 她抬头看向陆知衍,眼里满是期待,“既有乡村的真实感,还悄悄加了你的模型,正好呼应我们一起做的事。”
陆知衍笑着点头,指尖划过设计稿上的传感器图案:“这个细节很好,既不突兀,又能体现‘科技与乡村融合’的内核。周姐,能不能在麦田边缘加几行小字,比如‘每一粒麦子,都藏着时光的故事’,更贴合晚星的创作初心?”
周姐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既保留故事感,又能提升封面的文艺气息。” 她快速在设计稿上标注修改意见,“我让设计部今天调整,下周给你们看最终版,没问题的话就能进入排版阶段了。”
沟通比预想中顺利,离开出版社时,离陆知衍的竞赛答辩还有一个小时。苏晚星坐在电动车后座,忍不住晃了晃手里的加油手牌:“你说评委会不会问很难的问题啊?比如模型的实际应用缺陷什么的。”
“就算问,也有应对的底气。” 陆知衍的声音里带着自信,“之前在农场遇到的沙质土壤适配问题、农民操作门槛问题,我们都解决了,答辩时正好可以用这些真实案例回答,比单纯讲理论更有说服力。”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你之前提醒我‘多提农民的真实反馈’,我把李叔、张叔的话整理成了答辩素材,肯定能打动人。”
竞赛场地设在 A 大的大礼堂,远远就看到顾言泽在门口挥手,手里还拿着两张入场券:“陆哥!晚星姐!你们可算来了!刚才赵雅也来了,在后台徘徊了一会儿,被我以‘非参赛人员不得入内’拦住了,不知道想干什么。”
苏晚星的心猛地一紧,手里的手牌差点掉在地上:“她怎么会来这里?难道是想干扰你的答辩?”
陆知衍握紧她的手,眼神变得锐利:“别慌,有顾言泽盯着,还有礼堂的监控,她做不了什么。我们先进去,答辩马上要开始了。” 他接过顾言泽递来的入场券,把苏晚星护在身侧,慢慢往礼堂内走 —— 沿途能看到各个参赛队伍的宣传展板,他的展板上贴着绿源农场的玉米地照片,旁边还附了张叔写的 “模型帮我们省了不少心” 的手写便签,格外醒目。
苏晚星找了个靠前的位置坐下,把加油手牌放在腿上,视线紧紧盯着舞台。陆知衍的队伍排在第五个答辩,前面的参赛队伍大多讲的是工业科技项目,轮到他上场时,台下瞬间安静了不少 —— 他穿着浅灰色衬衫,手里拿着平板,走上台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项目叫‘乡村适配型植物生长模型’,它不是冰冷的算法,而是能帮农民少熬几个夜、多收几袋粮的工具。”
这句话瞬间抓住了评委的注意力。陆知衍开始演示模型的核心功能,屏幕上出现绿源农场的对比数据:“西边沙质土壤的玉米,用模型管理后,灌溉用水量减少 20%,生长速度提升 15%,这是李叔的农田实拍,他说‘以前天没亮就要去查墒情,现在看手机就知道该浇水,终于能陪孙子吃顿热早饭了’。”
就在这时,一位评委突然提问:“你的模型在小农场效果不错,但如果推广到大规模农田,数据传输延迟和维护成本怎么解决?这是很多农业科技项目的痛点。”
台下的苏晚星屏住呼吸,看到陆知衍从容地回答:“我们已经做了小规模试点,和本地的农业合作社合作,在大规模农田里设置‘分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负责 50 亩地,既降低数据传输压力,又能减少维护成本。而且我们开发了‘农民版操作界面’,把专业术语都换成了‘小麦渴了’‘该松土了’这类通俗表述,降低推广门槛。”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些优化,其实是受我女朋友的启发 —— 她写乡村故事时,总说‘要站在农民的角度想问题’,做科技也是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光撞满怀:我的学霸男友有点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星光撞满怀:我的学霸男友有点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