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初的北方家属院,暑气比七月中旬淡了些,清晨会有微凉的风卷着槐树叶的影子,在红砖路上晃出细碎的光斑。蝉鸣也少了几分聒噪,偶尔落在活动室的窗台上,歪着头听里面传来的动静 —— 那是陈清清正踩着晨光,一点点收拾部队特意腾出的这间旧活动室。
活动室在家属院最东边,以前是部队的临时储物间,墙皮有些斑驳,墙角还堆着几摞旧报纸。上周陈清清找到部队后勤处的同志时,还挺忐忑:“同志,我想问问,这间空屋子能不能借我用用?想给院里的孩子办个课后辅导班,不添麻烦,我自己收拾就行。” 后勤处的老张知道她是路连长的媳妇,之前也听说她帮院里孩子补课的事,当即就应了:“没问题陈老师,桌椅我们给你搬几套旧的来,你尽管用!”
这不,头天下午部队的战士就扛来了四张旧木桌,桌面磨得发亮,边角处还留着浅浅的划痕,一看就是用了好些年的老物件。陈清清找了块抹布,蘸着肥皂水一点点擦桌子,从桌面到桌腿,连缝隙里的灰尘都没放过。擦到第三张时,路修源下班过来了,手里还拎着桶黑油漆和一把刷子:“我听老张说你要刷黑板,正好我会点,给你搭把手。”
两人踩着小板凳,在活动室后墙刷黑板。路修源刷得仔细,油漆匀匀地铺在墙上,没溅出一点;陈清清就站在旁边递工具,偶尔帮他擦去袖口沾的漆点。“你说孩子们会不会喜欢来啊?” 陈清清忽然问,眼里带着点不确定 —— 她之前在家补课,最多也就四五个孩子,现在要在活动室开辅导班,心里难免有点打鼓。
路修源放下刷子,转过身揉了揉她的头发:“你这么用心,孩子们肯定乐意来。再说了,就算刚开始人少,咱们慢慢来,你不是常说,教书育人急不得嘛。” 他知道陈清清有多喜欢讲台,在县城当老师时,她总说看到孩子眼里的光,比什么都开心。现在到了家属院,能再圆一次 “老师梦”,对她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天一早,陈清清就把从县城带来的课本、练习册都搬到了活动室。课本用牛皮纸包着书皮,上面还写着她以前学生的名字,有些页面上画着小小的笑脸;练习册里夹着她手写的知识点卡片,字写得工工整整。她把这些东西分门别类放在桌上,又从家里拿来几个搪瓷杯,装满凉白开,摆在桌子角落 —— 怕孩子们上课渴了。
消息是前几天赵兰帮着传开的,在家属院的公告栏贴了张纸条,上面写着 “免费课后辅导班,每天下午 3 点到 5 点,部队活动室”。没想到一上午就有家长来问,张嫂拉着小花的手,笑着说:“清清啊,我家小花平时不爱说话,你多费心教教她,让她跟别的孩子多处处。” 老周家的乐乐也被妈妈拽着来报名,小家伙躲在妈妈身后,只露出个脑袋,盯着桌上的课本看。
下午两点半,陈清清刚把黑板擦干净,就听见活动室门口传来 “噔噔噔” 的脚步声。明明背着个小书包,跑得满头是汗,一进门就喊:“陈老师!我来啦!我要学古诗!” 他是家属院出了名的 “小话痨”,爸爸在部队当排长,平时妈妈上班忙,他总爱跟在别的孩子后面跑。
紧接着,乐乐、小花也来了,后面还跟着七八个孩子,有部队家属的孩子,也有附近居民的孩子,一下子就把活动室挤满了。孩子们好奇地围着旧木桌转,有的摸了摸桌上的课本,有的踮着脚看黑板,小声议论着:“这个黑板是新刷的吗?好黑啊。”“你看,这里有杯子,是给我们喝水的吗?”
陈清清看着孩子们雀跃的样子,心里的忐忑一下子就没了。她走到孩子们中间,蹲下来跟他们平视,浅蓝色的衬衫被风掀起个小角,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衣角 —— 这还是她当知青时穿的衣服,现在穿在身上,倒多了几分亲切。“咱们这个辅导班,没有规矩,” 她笑着说,声音温柔得像清晨的风,“大家想坐哪儿就坐哪儿,有不懂的就问我,要是学累了,想玩一会儿也可以,好不好?”
“好!” 孩子们齐声喊,声音响亮得差点掀了活动室的屋顶。明明第一个举手:“陈老师,你会教古诗吗?我想背古诗给我爸听!我爸上次打电话说,他在部队学了首诗,我也想学会了跟他比一比!” 说着还挺了挺胸,一副不服输的样子。
乐乐也慢慢举起手,声音小小的:“陈老师,我想认更多的数字,以后帮我妈算账。我妈每天卖菜,算钱的时候总要用算盘,我想帮她算得快一点。” 他妈妈在家属院门口摆了个小菜摊,每天早出晚归,乐乐总看着心疼。
陈清清点点头,伸手轻轻摸了摸乐乐的头:“咱们每天学一点,慢慢积累,不急。” 她又看向其他孩子,“要是学累了,我就给你们讲知青点的故事,比如我以前种番茄、腌萝卜的事,好不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