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密道的新用途:情报线
清溪洞内,天策府的权威已然确立,秩序井然,士气高昂。方腊并未因一场大捷而松懈,反而更加绷紧了神经。他深知,童贯绝非易于之辈,暂时的挫败只会让其更加疯狂,而梁山宋江的态度,更是如同迷雾,难以揣测。洞外的世界,此刻正暗流汹涌,信息的闭塞,是眼下最大的危险。
“圣公,各司已按您的吩咐,加紧操练、整备。”庞万春汇报完防务,脸上却带着一丝忧虑,“只是……洞外官军封锁严密,哨探难以远出,如今我们对童贯和梁山的动向,几乎一无所知。长此以往,恐成瞎子、聋子。”
方腊站在那幅简陋的沙盘前,目光深邃地凝视着代表清溪洞的那个小点。沙盘外围,代表着官军和梁山的大片区域,此刻却是一片空白。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尤其是在这生死存亡之际。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成为瞎子聋子。”方腊转过身,语气坚定,“官军明面上的通道已被封锁,但我们还有一条路,一条敌人想不到的路。”
庞万春微微一怔:“圣公是指……那条秘密水道?”
方腊点了点头,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正是。当初我等发现此洞,皆因那条隐藏在瀑布之后、与地下暗河相连的狭窄水道。它不仅是危急时刻的逃生之路,更可成为我们伸向洞外的‘眼睛’和‘耳朵’!”
他走到沙盘旁,指向清溪洞后方那片表示山峦和溪流的区域:“此水道出口极为隐蔽,位于下游十里外的一处人迹罕至的深潭。官军注意力全在正面围困,绝难察觉。我们可以此为基础,建立一条秘密的情报线路!”
这个想法,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让庞万春眼前一亮,但随即又浮现担忧:“圣公此计大妙!只是……水道狭窄幽暗,潜行艰难,且出口之外,便是敌占区,风险极大。需得胆大心细、水性极佳且绝对忠诚之人方可胜任。”
“人选,我已有考量。”方腊似乎早有准备,“石宝手下有一人,名唤‘浪里白条’张顺……”
庞万春恍然大悟:“可是原太湖一带的好汉,投奔我教不久的那位?听闻他水性精通,确是不二人选!”
“不止他一人。”方腊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情报线需有接应、传递、打探之人。我意,从侦察司中挑选一批机灵可靠的弟兄,由张顺带领,负责水路潜出潜入;在洞外,则需设法联系上我们早年布下的一些暗桩,或者发展新的眼线,建立几个秘密的情报中转点。”
说干就干。方腊立即召见了石宝和负责侦察司的头目,以及被特意带来的张顺。张顺此人,年约三十,身材精干,皮肤因长年泡水而显得有些苍白,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透着水乡人的精明与韧劲。
听闻圣公要将如此重任交给自己,张顺激动得脸色潮红,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张顺必不负圣公重托!纵是刀山火海,也定将洞外的消息带回!”
方腊亲手将他扶起,郑重道:“张顺兄弟,此任干系重大,关乎我天策府存亡。你不仅要有过硬的本事,更需胆大心细,随机应变。出去之后,联络点的建立、情报的甄别、自身的安全,每一样都至关重要。记住,情报贵在精准及时,宁缺毋滥。若事不可为,以保全自身为要,我等再图他法。”
“属下明白!”张顺重重磕头。
接下来的两天,清溪洞内围绕这条新生的情报线,进行了一场紧张而高效的秘密准备。
方腊亲自参与了计划的制定。他与庞万春、石宝、张顺等人反复推演水路潜行的细节:如何利用夜色和水流掩护,如何避开可能存在的官军巡逻队,如何在出口的深潭设置隐蔽的标记和接应信号。他甚至根据自己前世的知识,提出了一些简易的水下呼吸方法和利用空心芦苇秆换气的技巧,令张顺这位水中好汉都啧啧称奇,对方腊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侦察司则全力配合,将平日里打探到的关于洞口下游十里内的地形、村落、官军大致布防情况(尽管很不完整),尽可能详细地告知张顺。邵仙英则带着后勤司的妇人,连夜赶制了几套便于水下活动的紧身水靠,以及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火折、信号烟火、少量干粮和应急药品。
同时,方腊也秘密召见了几位早年安插在附近城镇的明教暗桩负责人(他们是在方腊被困清溪洞前,通过不同渠道保持联系的)。方腊向他们明确了新的联络方式和情报传递层级,要求他们一旦接到张顺的信号,必须全力配合,利用各种身份掩护,打探官军和梁山的动向,尤其是粮草调度、兵力增减、高层将领的言论等关键信息。
第三天夜里,月黑风高,正是潜行的好时机。清溪洞深处,瀑布后的水潭边,火把被特意移开,只有几盏昏暗的油灯提供着微弱的光线。
方腊、邵仙英、庞万春、石宝等核心人物齐聚于此,为张顺和他精心挑选的两名同样水性极佳的助手送行。三人都已换上紧身水靠,背负着用油布包裹的行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