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万山传来的消息,让风无极(焦炭树)的意识瞬间进入了最高级别的戒备状态。“有限度介入式探查”意味着绿办不再满足于隔岸观火,他们要派出“审计小组”进入他的“沙盒实验室”进行实地核查!这比他预想的“远程审计”要凶险万倍!
一旦让绿办的人踏足此地,他精心构建的“道债”网络、规则材料生产线、乃至与缓冲区的深度连接,都将面临暴露的极大风险。凌清尘的默许在官方正式的探查行动面前,能起到多大的威慑作用,完全是个未知数。
硬抗是下策,只会坐实“心中有鬼”。必须在他们到来之前,构建起一道坚固的 “审计防火墙” ,并准备好 “风险转嫁” 的方案。
风无极立刻停止了所有非必要的“规则材料”生产,将全部心神投入到应对危机的准备中。
第一步:信息隔离与痕迹清理。
他通过“道债”渠道,向所有外部联系者发送了最高级别的“静默指令”,要求他们彻底切断一切明面与暗地的联系,销毁所有与观察点往来的痕迹,进入“冬眠”状态。同时,他亲自出手,利用缓冲区产出的“信息扰动迷雾”,对观察点外围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神念信息清扫”,抹除近期所有异常的能量残留和外泄信号。
第二步:构建“规则迷宫”。
既然无法完全隐藏,那就主动设置障碍,让探查者陷入规则的泥潭,无功而返!风无极决定利用他对缓冲区能量的操控能力,在观察点内部,人为制造一个复杂的、充满误导和危险的 “规则迷宫”。
他以凌清尘静室和那个作为幌子的“实验性废料堆放点”为核心,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规则环境改造”。
他不再小心翼翼地控制能量输入,而是反向操作,主动从缓冲区抽取那些性质最混乱、最不稳定、但又不会真正引发崩溃的“规则废能”,将其引导、填充到观察点的各个角落,尤其是通往核心区域(他的实际工作区)的路径上。
这些被引导出来的“规则废能”相互交织、冲突,形成了:
· 神念扭曲区: 探查者的神念在此会严重失真,看到、感知到的事物与实际情况截然不同。
· 能量迟滞带: 灵力运转受阻,法术效果大打折扣,飞行遁术难以施展。
· 空间折叠回廊: 看似很短的距离,实则可能绕行许久,甚至原地打转。
· 因果干扰场: 卜算、推演类法术在此极易受到干扰,得出错误结论。
整个观察点,从外部看去似乎没什么变化,但内部已然成了一个规则层面的“鬼打墙”区域。风无极甚至“贴心”地留下了一些看似是“自然形成”的、可供艰难通行的“安全路径”,但这些路径往往迂回曲折,通往一些他提前布置好的、看似重要实则是烟雾弹的“伪核心区”,里面堆满了各种经过处理的、看起来危险实则无害的规则残渣和失败实验品。
第三步:设置“风险触发器”。
光有迷宫还不够,必须有足以让探查者知难而退的 “实质性风险” 。风无极将主意打到了缓冲区内部,那些真正危险、连他都不敢轻易触碰的混沌能量团上。
他利用Level 3权限,在缓冲区与现实的几个关键连接节点上,设置了极其精妙的 “规则平衡装置”。这些“装置”本质上是利用凌清尘那缕雷印和缓冲区自身能量形成的脆弱平衡结构。
一旦有外部力量(比如绿办探查者的强力法术或法宝)试图暴力突破某些区域,或者触碰到他设下的“禁制”,就会破坏这种平衡,导致一小股高度凝聚的、蕴含毁灭气息的缓冲区混沌能量 “泄漏” 到现实层面!
这股泄漏的能量规模被他严格控制,不会造成大规模破坏,但其品质极高,足以瞬间重创甚至湮灭金丹期以下的修士,并对更高阶的修士造成严重威胁和道韵污染!
这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保险柜,强行打开就会触发高压电击。风无极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探查者亲身体验到此地“规则险境”的真实性,让他们明白“有限度介入”的“限度”在哪里!
第四步:准备“合规剧本”与“甩锅方案”。
在忙于构建物理防线的同时,风无极也在精心准备应对审问的“台词”和“剧本”。
他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被动适应环境的可怜观察员”。所有的“规则迷宫”和“风险触发器”,都会被解释为“规则风暴后遗症”和“环境自主演化”的结果,与他无关。
那些偶尔产出的“特种规则材料”,则是“环境压力下的被动产物”,极不稳定,无法复制,大部分都已作为“研究样本”自我消耗或封存。
至于与外界的微弱联系?那是基于“研究伦理”对前期投资者的“象征性补偿”,且已因环境恶化而彻底中断。
同时,他准备好了“甩锅”方案——如果探查者执意要深入,他就“无奈地”将他们引向凌清尘的静室方向。让这位“大股东”去应对官方的质询,无疑是最佳选择。他相信,以凌清尘的智慧和实力,知道该如何应对,既能维护自身超然地位,也能间接保护他这个“技术合伙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破产仙尊的福报劳改日常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破产仙尊的福报劳改日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