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还在以每秒7.8公里的速度绕地飞行,太阳能帆板稳定吸收着太阳能量,存储模块的读取指针缓缓移动。第一段音频的余韵还未在直播间消散,指挥中心的屏幕上,#00002号录音的传输进度条已经开始跳动。林博士抬了抬眼镜,对着麦克风轻声说:“第二段回声即将回传,这是一段来自高原的声音。”
直播间的观众瞬间安静下来,刚刚平复的情绪再次被提起。几秒钟后,一段带着高原风啸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没有过多铺垫,只有一个略显沙哑却异常坚定的男声,每一个字都像被风吹过的石头,带着粗糙的质感和滚烫的温度:
“阿爸,我考上大学了。”
声音不高,却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背景里能听到风声掠过经幡的哗啦声,还有远处牦牛的低哞——这是来自青海玉树的藏族少年丹增。投稿邮件里的故事,藏着一个跨越十年的约定。丹增的阿爸是草原上的牧羊人,一辈子没走出过高山,却在丹增七岁那年,把他送进了山下的寄宿学校,拍着他的肩膀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阿爸等你考上大学的那天。”
可命运却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丹增十二岁那年,阿爸在一次暴风雪中为了保护羊群,永远留在了草原。从那以后,丹增成了孤儿,靠着政府的补助和学校的资助继续读书。他变得沉默寡言,唯一的执念就是“考上大学”——那是他和阿爸的约定,也是他支撑着走过无数个寒冷夜晚的信念。高中三年,他住在学校破旧的宿舍里,冬天没有暖气,就裹着两层薄被子刷题;英语基础差,就每天天不亮就跑到操场,对着雪山大声朗读。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他拿着远超一本线的成绩单,一个人跑到阿爸的墓碑前,跪在雪地里哭了很久。他从怀里掏出捡来的录音笔,那是阿爸生前用过的旧物件,电池早就没电了,他攒了半年的生活费换了新电池,对着墓碑轻声说:“阿爸,我考上大学了。”录音的最后,是他压抑的哭声,混合着风声,像在诉说这些年的委屈与坚持。
这段录音被姜稚和团队发现时,附言里只有一句话:“我想让阿爸在天上听到,也想让宇宙知道,我做到了。”
此刻,这声跨越了生死与时空的告白,穿过大气层,回荡在全球的直播间里。
青海玉树的草原上,丹增正和同学们围坐在帐篷里,一起盯着手机屏幕。当自己的声音从太空传回时,这个皮肤黝黑、性格内敛的少年,突然捂住脸,肩膀剧烈地颤抖起来。同学们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拍着他的后背——他们都知道,这个少年为了今天,付出了多少努力。帐篷外,经幡在风中飘扬,仿佛在回应着这来自宇宙的回声,也在告慰着长眠于草原的老人。
直播间的弹幕再次被刷屏,这一次,没有整齐的口号,只有密密麻麻的感动与祝福:
“丹增同学,你真的太了不起了!阿爸一定听到了!”
“背景里的风声和经幡声,太有画面感了,眼泪止不住地流。”
“这就是勇敢啊,带着亲人的期望,独自对抗所有苦难。”
“从草原到宇宙,这是最遥远也最深情的告白。”
指挥中心里,阿富拿起桌上的水杯,抿了一口温水,眼眶依旧泛红。她转头对身边的姜稚说:“你看,这些声音之所以动人,是因为每一段里都藏着最真实的坚持。”姜稚点点头,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上面是丹增发来的最新私信:“谢谢你们,让阿爸的约定,被宇宙见证了。”
卫星的飞行轨迹在太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距离完成第一圈绕地飞行仅剩最后3分钟。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音频传输界面自动切换到“勇气情书”模块,林博士对着麦克风宣布:“卫星即将完成第一圈绕地飞行,现在将回传网友们的‘勇气情书’二进制还原画面——这是人类写给宇宙的第一封集体情书。”
直播间的镜头瞬间切换到卫星传回的实时画面。起初是一片深邃的黑色,那是宇宙的底色,随后,无数个微小的白色光点开始在屏幕上汇聚、排列。这些光点是网友们写下的文字转化而成的二进制代码,此刻在卫星的处理模块中被还原,以光影的形式呈现在宇宙背景下。
先是一个小小的“勇”字,由数百个光点组成,悬浮在地球的蓝色轮廓旁,像一颗闪烁的星;紧接着,“敢”“不”“惧”“孤”“独”依次浮现,组成“勇敢不惧孤独”的短句;随后,更多的文字不断涌现——“愿每一份坚持都有回响”“宇宙很大,勇敢无罪”“我的温柔里藏着铠甲”“跨越山海,终会抵达”……
这些文字有的工整娟秀,有的潇洒豪放,有的带着孩童的稚嫩笔触,它们在太空中缓缓流动,与地球的蓝色、宇宙的黑色构成了一幅绝美而震撼的画面。背景里,还能听到#00001和#00002号音频的混剪片段,软糯的童音与沙哑的男声交织,配上流动的文字光影,瞬间将直播间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房车撒钱静音富婆全网爆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房车撒钱静音富婆全网爆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