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稚刚把热粥盛进搪瓷碗,手机就开始在口袋里震动,一下接一下,震得她指尖都发麻。她掏出来一看,屏幕上弹出的消息提示密密麻麻滚成了串——有闺蜜林晓发来的几十条语音,有陌生网友的私信,还有社交平台的热搜推送,红色的“爆”字在屏幕上格外显眼。
“姑娘,手机咋震这么厉害?”李叔端着咸菜坛子走过来,见她盯着手机发愣,凑过去扫了一眼,“哎哟,这‘热搜’是啥?咋还有你的名字?”
姜稚也没反应过来,手指点进热搜列表,眼尾瞬间亮了——#极夜猫与极光# #静音富婆亲手拍的极光# #戍边老兵谢谢姐姐# 三个话题牢牢霸占着热搜前二十,话题后面还跟着闪烁的“热”字,点进去一看,每一条的阅读量都在飞速上涨,评论区更是早就炸开了锅。
她先点进#极夜猫与极光#,置顶的正是系统生成的那张高清写真:年糕蹲在雪地里,毛茸茸的身子裹着一层细碎的雪粒,背后的极光像被揉碎的绿绸子,轻轻搭在它的头顶,紫红色的光斑落在它粉粉的肉垫旁,连远处界碑的轮廓都隐约能看见。配图的文案是姜稚昨晚写的:“在边哨站的屋顶,和年糕一起等了半宿的极光。这抹光,属于每一位守在这里的老兵。收益已捐戍边基金,愿能给他们添一块暖炕的煤。”
评论区里,点赞最高的一条已经有十几万赞:“看哭了!之前刷到有人说‘边哨站的冬天连煤都不够烧’,没想到真的有人默默跑过去送煤,还拍了这么美的极光。她不说漂亮话,却把事都做在了实处。”下面跟着几万条回复,有人晒出自己给戍边基金捐款的截图,有人问边哨站的地址想寄围巾,还有人说“要把这张照片设成壁纸,每次看到都能想起有人在守护我们的冬天”。
姜稚的手指轻轻划过屏幕,鼻尖有点发酸。她没想到,自己只是做了件想做的事,居然能引来这么多人的关注。正看着,林晓的语音电话打了进来,她刚接起,就听见闺蜜激动的声音:“姜稚!你火了!我刷热搜刷到你了!那只猫是不是年糕?你居然真的去边哨站了?快跟我说说,极光是不是比图片还好看?”
“嗯,特别好看。”姜稚走到门口,避开厨房里的热闹,小声说,“老兵们都很好,还留我吃了酸菜白肉,昨晚我们一起在屋顶看的极光。”
“你也太勇敢了吧!”林晓的声音里满是骄傲,“以前你连跟超市收银员说话都要犹豫半天,现在居然能一个人跑那么远送煤。对了,热搜上有人说你是‘静音富婆’,说你默默花钱送煤还捐款,你看到了吗?”
姜稚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静音富婆”是说自己。她忍不住笑了:“我不是富婆,就是攒了点钱。而且送煤不是因为有钱,是觉得老兵们守在这里太辛苦了。”
挂了林晓的电话,姜稚又点开#静音富婆亲手拍的极光#。这个话题里,有人扒出了她之前买煤的小插曲——大概是煤场的老周刷到了热搜,在评论区留言:“这姑娘上次来买煤,想讲价没好意思说,脸憋得通红,最后还是按原价买的三吨。后来才知道她是要送给边哨站,早知道我就给她便宜点了!下次来,我免费送她两吨!”
这条评论下面,网友们又热闹起来:“哈哈哈哈原来姐姐也会讲价紧张!好真实!”“社恐人狠狠共情了!想讲价又不敢的样子像极了我!”“老周老板好样的!下次我买煤也去你家!”还有人说:“社恐怎么了?她比谁都懂得爱!知道老兵们需要煤,就默默攒钱买;知道大家想看极光,就用最后一格电拍下来;知道老兵们条件苦,就把收益全捐了。这才是最珍贵的温柔啊!”
姜稚看着这些评论,心里暖暖的。以前她总因为社恐自卑,觉得自己连跟人正常交流都做不到,是个没用的人。可现在她才知道,社恐不是缺点,就算话少,就算会紧张,也能通过自己的方式传递善意。
最让她感动的是#戍边老兵谢谢姐姐#这个话题。里面大多是老兵们的日常照片——张哥在雪地里巡逻,睫毛上结着白霜;李叔在给界碑擦雪,手上的裂口贴着创可贴;小张在给年糕喂小鱼干,脸上带着笑。还有一段视频,是王哥用手机拍的,视频里,老兵们围坐在炉火旁,手里举着搪瓷缸子,对着镜头说:“谢谢小姑娘送的煤,谢谢大家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守在这里,不苦,也不累,只要能护好边境,让家里人安心,就值了!”
视频下面,有一条评论被顶到了最前面,是一个自称“戍边战士家属”的网友写的:“我老公在边境守了五年,每年冬天都跟我说‘炕很暖,煤够烧’,可我知道,那边的冬天有多冷。看到姑娘送的煤,看到大家的关心,我终于放心了。谢谢所有记得他们的人,他们的坚守,没有被辜负。”
姜稚看着这条评论,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她赶紧擦了擦,怕被老兵们看见。可刚转过身,就看见张哥站在身后,手里拿着一个热乎乎的馒头,笑着递给她:“姑娘,看你在这儿站了半天,是不是冻着了?快吃个馒头暖暖身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房车撒钱静音富婆全网爆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房车撒钱静音富婆全网爆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