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稚松了口气,终于从地板上站起来,走到屏幕前仔细看图纸。投放口的设计最关键,必须能通过摄像头和红外扫描自动识别农产品种类——万一村民投错成晒干的野菊花,机器得能自动退回;重量感应要精准到克,误差不能超过5克,不然多算或少算钱都会引起怀疑;最最重要的是现金存储盒,得装双重电子锁,还得贴满防磁贴,防止被人撬走或用磁铁干扰。
“增加‘匿名模式’,触控屏只显示‘乡村互助点’,别出现任何关于‘收购方’‘系统’的字样。”她指着屏幕上的文字区域补充道,手指在屏幕上点了点,“另外,投放口旁边加个小型烘干装置,山里潮,村民带的香菇、木耳可能没晒干,机器得先烘干再称重,免得影响品质,也能避免发霉。”
【需求已同步至生产端,烘干装置将采用小型热风系统,功率500W,不占用过多空间,烘干时间可根据湿度自动调节。】系统的屏幕上,图纸很快更新,烘干装置的位置被标在投放口下方,像个抽拉式的小抽屉,还标注了“不锈钢内胆,防腐蚀”的字样。
姜稚走到驾驶座旁,拉开窗帘一角,往外看了一眼。竹林外的小路上,两个穿着格子衫的村民正拿着手机路过,屏幕亮着,显然还在刷那个热搜。其中一个人指着竹林的方向说:“你说那无人机会不会藏在里面?那么大的机器,总不能凭空消失吧?”另一个人接话:“说不定!要不咱进去找找?找到老板请咱吃饭!”
姜稚赶紧拉上窗帘,心脏“咚咚”地跳,像要撞开肋骨。她转身开始收拾车厢——得把现有的铝箱都藏进后座的暗格里,暗格的门和车厢壁颜色一致,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再把无人机的停机坪拆下来,换成普通的行李架,上面摆两个空的编织袋,假装是装农产品的袋子,免得被人看出破绽。
刚把铝箱推进暗格,手机又响了,这次是个陌生号码,归属地显示是王家坪镇。姜稚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手指紧紧攥着手机,指节泛白。没等她说话,电话那头就传来一个热情的声音,带着浓重的乡音:“您好!请问是无人机收购香菇的好心人吗?我们是王家坪村委会的,想请您来村里坐坐,镇领导都来了,准备给您颁个‘乡村振兴贡献奖’,还有记者想采访您……”
姜稚的心跳瞬间飙到了130,她赶紧捏着嗓子,让声音变得沙哑又苍老,像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您打错了,我就是个拉货的司机,路过这儿歇脚,不知道什么无人机、什么香菇。”说完,不等对方再问,就直接挂了电话,还把号码拉进了黑名单。
她靠在车门上,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冰凉的布料贴在皮肤上,让她打了个寒颤。看来热搜的影响比她想的还大,连村委会都开始找人了。现在只能等夜间的货运无人机送设备来,尽快把“扶贫自动贩售机”装好,趁着后半夜没人,把机器运到王家坪的村口——就放在老槐树下,那里离村民聚居区远,又能被路过的人看到。
窗外的太阳越升越高,竹林里的雾气渐渐散了,偶尔有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照进来,落在车厢地板上,形成斑驳的光斑。姜稚打开车载冰箱,拿出一瓶冰水,拧开盖子时手还在抖,一口气喝了大半瓶。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去,稍微压下了心里的焦虑。
她看了一眼系统屏幕上的倒计时——距离设备送达还有11小时23分钟。这11个小时,每一分每一秒都像在走钢丝。她得时刻盯着窗外,防止村民闯进竹林;得检查房车的伪装,确保没人看出异常;还得提前规划好运送贩售机的路线,避开可能有人的路段。
“再坚持一下。”她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镜子里的人脸色苍白,眼尾泛红,口罩拉到下巴,露出紧抿的嘴唇。她伸手关掉了手机的所有推送,把手机调成静音,然后把注意力重新放在图纸上,开始琢磨贩售机的安装细节——投放口的感应灵敏度要调到多少?代币的面额设成100元一张还是50元一张?现金取卡口要不要加个防窥罩,避免别人看到里面的钱?
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错。因为她已经站在了翻车的边缘,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只能往前冲,没有回头路。
中午的时候,姜稚泡了一碗泡面,刚吃了两口,就听见竹林外传来脚步声和说话声。她赶紧放下泡面,躲到窗帘后,透过缝隙往外看——是两个举着相机的记者,正往竹林里走,嘴里说着“村民说早上听见这边有车声,说不定无人机老板就在里面”。
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赶紧按下了房车的“静音模式”——这是系统自带的功能,能关闭发动机的余温,甚至让车轮的金属部件不反光。然后她蹲在地板上,屏住呼吸,听着脚步声越来越近,相机的快门声“咔嚓咔嚓”响,像是在拍周围的竹子。
“这里好像有车辙!”一个记者的声音响起,离房车只有不到十米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房车撒钱静音富婆全网爆红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房车撒钱静音富婆全网爆红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