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传下,不多时,数十车布匹运到田间。
难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年来,他们只见官府征粮征税,何曾见过开仓济民?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接过布料时,双手颤抖,老泪纵横:“使君,这...这如何使得?往年灾荒,官府只会加税征粮,从未见开仓济民啊。
光和五年大寒,小老儿的孙子就是冻死的,要是那时有这三尺布...”
老者哽咽难言。
刘备扶住老者,温言道:“老丈请起。仓廪物资,本为民备。今诸位遭难,备岂能坐视?
三尺布虽不多,暂可御寒。待秋收之后,必让人人有新衣。”
熬过春天的凉风,夏季衣物能穿就行,只有冬天需要加厚衣物御寒。
人群中传来啜泣声,忽然全体难民齐刷刷跪下:“皇叔仁德,我等愿誓死相随!”
刘备急忙让大家起身:“快快请起,备承受不起!我等皆是汉民,互帮互助是应该的。”
这几日,刘备的脚步踏遍了高苑每一处难民安置点。
他亲自指导耕作,调解纠纷,甚至为生病的孩子寻医问药,直到日头西斜,才歇息片刻。
四月初八下午,最后一批难民安置妥当。
刘备站在高处眺望,田野间已是一派井然有序的劳作景象。
新开垦的土地散发出特有的泥土芬芳,水渠中清水潺潺,远处已有炊烟袅袅升起。
“翼德,这些百姓就交给你了。”
刘备细细交代,“需得每日巡视,确保人人有食宿。若有困难,立即报我知道。特别是老弱妇孺,要额外关照。”
张飞重重点头,豹眼中闪着罕见的柔和光芒:“大哥放心,有俺老张在,断不会让百姓受苦,你看看,这几日他们已经胖了些许。”
刘备欣慰地拍拍兄弟宽厚的肩膀:“有劳三弟了。记住,民心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张飞郑重应诺:“俺明白,定不辜负大哥重托。”
刘备这才骑马返回乐安。
途中,他看到枣祗正在组织第二批难民开垦荒地,一切都井然有序。
这位胸怀农业韬略的枣袛,经过近十日的锻炼,已然成为一位理论结合实际的屯田大才。
“主公。”
枣祗见刘备到来,急忙上前行礼,“主公,第二批难民已全部安置完成。”
“如此甚好。”
紧接着刘备和枣袛又交谈了半个时辰才回到乐安郡守府。
只见府内灯火通明,江浩早已在堂前等候。
“惟清辛苦了!”
刘备快步上前,握住江浩的手,“这几日,你瘦了不少。”
江浩笑道:“主公不也一样?听说您今日又亲自下地劳作了。须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不,是建功立业的本钱啊。”
二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些日子,刘备明显清瘦了许多,但目光依然炯炯有神,仿佛有永不枯竭的能量。
“我原本打算去东海之滨一趟,考察盐场选址,”
江浩说道,“却得知仲康老爹许刚举族到来,特意留下安顿许家族人。”
他转向一旁的许褚:“仲康,你家安顿在乐安西南侧,有山有水有田,不日许家庄便能兴建。”
许褚虎目含光,抱拳道:“谢谢军师!末将何德何能,让主公和军师如此费心。”
他自投刘备以来,深感知遇之恩,如今家族得以安置,更添感激之情。
刘备笑道:“走,仲康,一起去看看,放你三天假,回家好好团聚团聚。”
“谢主公。”
许褚瓮声瓮气的说道。
人际关系就是在这些细节当中积累的。
在这个乱世,文臣猛将投靠主公,往往家族也随之迁徙。
如何安置家眷,直接关系到武将的忠诚度,许褚的老爹一来,江浩这个郡丞亲自出城迎接,花一天时间帮许家庄勘定地址,规划建设。
刘备回到乐安后,又亲自上门拜访,这便是给足了许褚排面,表明刘备集团对许褚的重视与尊重。
夜幕初垂,一行人骑马出城。
许家庄选址果然不错,背靠小山,前临溪水,已有许家族人在搭建临时住所。
见刘备等人到来,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迎了上来,正是许刚。
“使君亲临,寒舍蓬荜生辉。”
许刚躬身行礼,姿态不卑不亢,显见不是普通乡野村夫。
刘备急忙扶住:“许公不必多礼。仲康乃我肱骨之臣,他的家人便是我的家人。今后有何需求,尽管开口。”
许刚有说有笑迎着众人进庄,摆酒宴款待。
宴席设在一处临时搭建的大帐中,虽简陋却情意真挚。
酒过三巡,许刚说起沿途见闻,忽然压低了声音。
“诸位可知,江东猛虎已死?”
刘备手中酒杯微微一颤,酒水洒出些许:“何时之事?孙文台勇冠三军,怎会突然陨落?”
孙坚勇猛,天下皆知,竟突然陨落,令人震惊。
“约十天以前,从荆州传来的消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