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军的中军大帐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袁绍端坐主位,面色铁青,嘴唇紧抿成一条直线。
他感觉自己仿佛啃上了一块足以崩碎他牙齿的硬骨头。
今日负责攻城的十路诸侯垂头丧气地坐在下首,没有人说话,他们脸上写满了无法言喻的疲惫和深深的无力感。
韩馥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之前才死了大将潘凤,今天骁将麹义想要先登,却带伤而归,手下精锐死伤惨重。
袁术更是面色惨白,他引以为傲的南阳精兵也损失惨重。
而昨日轻松拿下汜水关、今日未曾攻城的八路诸侯,此刻心中只剩下劫后余生的庆幸。
他们看着帐中同僚的惨状,心中无比清楚:若今日轮到自己强攻这虎牢关,结果只会更惨,绝无侥幸。
一份用朱砂匆匆写就的伤亡统计,被一名军司马颤抖着呈了上来。
帐内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薄薄的绢帛上。
上面的数字,冰冷得如同地狱的判词:
联军今日伤亡:约八千人。
其中:
战死者,三千六百人。
重伤失去战斗力者,近两千人。
余者皆带伤。
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一条曾经鲜活的生命,一个破碎的家庭。
帐内陷入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袁绍缓缓抬起头,环视帐内各路诸侯,声音带着疲惫和颤抖,却也透出作为盟主不容置疑的决断:
“明日……换防。未攻城的八路诸侯,接替进攻,今日攻城诸部……休整待命。”
为了那虚无缥缈的“公平”,也为了维系这脆弱的讨董联盟。
这座名为虎牢关的血肉磨盘,必须由所有人,轮流用自己的士兵去填满它。
……
虎牢关城头,血腥味浓得化不开。
徐荣同样在听取麾下军司马的汇报:
“禀将军,我军伤亡,一千零三十七人。其中,战死四百六十二人,轻重伤五百七十五人。”
“箭矢消耗。两万一千余支,库存耗去五分之一。”
“滚石、檑木,耗去约三分之一。”
徐荣沉思了片刻说道。
“通知下去,不用担心,明日的攻势必然会放缓,今日未参加守城之战的两万士卒,调一万人防止联军夜袭。”
“诺,将军且放心,我等都懂……”
军司马抱拳笑道,仿佛今日的血腥之战不存在一般。
“晚上都警醒着点,我会随时巡查。玩忽职守、怠慢军务者,立斩无赦。”
“诺。”
徐荣深谙兵法,知道在守城战中,前三天最为凶险惨烈,顶过去了,基本也就稳了。
更何况,诸侯联军都是新兵,再有几次这样烈度的战斗,就要撑不住了。
他走到垛口边缘,俯瞰着关下那片人间地狱,低声呢喃道:“要拿下虎牢关,需要二十万条命来填……他们,填得起吗?”
……
夜晚,刘备大营。
从袁绍压抑沉重的军议大帐归来,刘备脸上带着挥之不去的忧色。
营帐内,江浩、郭嘉、关羽、张飞、赵云、许褚、田豫、糜竺等核心成员早已等候多时。
“诸位。”
刘备揉了揉眉心,声音带着疲惫。
“袁盟主已决意,明日由我等未参与今日攻城的八路诸侯轮番强攻虎牢关。徐荣此人……唉,守御之能,今日诸位也看到了。
我军虽非主力,但此等血肉磨盘,纵是轮番上阵,伤亡亦恐不小。我……实不忍见将士们如此白白牺牲。诸位可有良策破局?”
他看向江浩和郭嘉两位智囊身上,眼中带着寻求破局之道的希冀。
郭嘉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又无奈的笑容,宽慰道:
“玄德公,慈不掌兵,此乃乱世铁律,无可奈何。让将士们经历此番血火磨砺,亦是强军必经之路。
况且,今日我与惟清兄在箭塔观战良久,徐荣此人调度有方,章法森严,守得滴水不漏,环环相扣。其兵力配置、器械使用、时机把握皆恰到好处,非战之罪也。”
他顿了顿。
“据探报,徐荣今日投入城头鏖战之兵,不过其麾下五万精锐之一半,其尚有两万余生力军未发。
若无惊天变数,单凭强攻硬撼,十八路诸侯……恐真会在这虎牢关下,流尽最后一滴血。”
郭嘉虽然擅长奇谋,但面对徐荣这种稳如磐石、不主动进攻的稳健统帅,以及绕不过去的雄关地利,一时之间也感束手无策。
即便是最简单的离间计,也需要时间发酵,而洛阳还有李儒这等老谋深算之人在后,难上加难。
帐内众将闻言,脸色都更加凝重。
关羽抚着长髯,沉声附和道:
“郭军师所言极是。徐荣此人,深谙守城之道,不贪功冒进,不轻易出击,只以坚城利刃,层层消耗我军锐气与兵力。
此等对手,最为难缠,如龟缩之刺猬,无处下口。”
赵云、田豫等人也纷纷点头,他们今日在高处看得真切,那虎牢关就像一头钢铁刺猬,将进攻联军扎的浑身都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