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年十二月十一日,晨曦微露。
平原城外,鸣犊河码头,薄雾未散,河水泛着清冷的波光。
庞大的船队已然扬帆。
关羽、田豫、秦明、简雍、糜竺等人肃立船头,向岸边的刘备、张飞、江浩等人抱拳告别。
不比其他人出征,还讲究选择一名可靠、能力出众之人留守,刘备压根没这顾虑,留下了二十名军士守护江浩的“豪”宅,其余全军出击。
满载五千精兵的船只缓缓离岸,逆着黄河水流,向西驶去,巨大的船桨划破水面,发出沉闷有力的声响。
船上,“糜氏倾囊助义师,讨董英名传四海;竺君仗义捐家业,匡扶汉室耀千秋。忠义流芳”的大旗在晨风中猎猎招展。
他取消了奔赴邺城的计划,也拨了一百名装备精良的糜家护卫随行凑热闹。
江浩在做出来这几张旗帜时,突然想起了后世的一个词语。
“榜一大哥”
用来形容糜竺也挺合适的。
糜竺望着旗帜上金光闪闪的大字不下百遍,嘴角都快压不住,只觉得这两千万钱,花得前所未有的值当。
一千万钱,五百斤金(五百万钱),2万石粮草(六百万钱),黄骠马(千里马)一匹(百万钱)
岸上,刘备、张飞、江浩三人则率领着一支精悍的百人骑兵。
这一百人皆是军中千挑万选的健卒,个个骑术精湛,孔武有力,腰挎环首刀,背负骑弓,眼神锐利如鹰。
他们只携带三日份的干粮,轻装简从,却额外带了一百斤黄金,以备沿途采买与不时之需。
原来,江浩定计兵分两路,一路由关羽率领五千精兵乘坐大船沿黄河西进,到延津转陆路,约定十二月二十日到达酸枣安营扎寨。
有关羽、田豫还有这位神通广大,在天下各地都有生意的糜竺在,水路问题是不大的。
目前刘备有粮草7万石,钱剩余五百万,金五百斤,讨董带粮草三万石,金全部带上。
至于剩下五百万钱,还在糜竺手中,江浩安排糜家全部采购成粮草,等讨董归来后有大用。
其中一万石带去讨董联军(大部分肯定要上交联军统一调配),剩余两万石屯于延津渡口附近的糜家商店中,以备不时之需。
另一路则由刘备、张飞、江浩率领100精锐骑兵,走陆路,到达酸枣。
一个原因是马匹不好用船只运输,要运输马匹,非得海船、楼船这种巨型船只不可,就这马匹还容易生病死亡;
另外一个原因是,江浩想趁着有时间去求访一下贤才猛将。
等到了以后有了地盘,诸侯征伐,天下混乱,刘备江浩再想出远门求贤访才那就难了。
江浩骑上了糜竺所赠的那匹神骏温顺的千里马,黄骠马,衣服里面还套一副陈纪赠送的锁子连环甲,跟后世背上满是书的书包一般重,倒也还行,
只是想想要骑马跑这么远,大腿就难受。
不过,这一趟陆路很重要,非他不可。
“县中诸多事宜还请陈县丞等人多多上心”
刘备和县中陈图等诸位官员匆匆寒暄了一番,确保县内事务安排妥当后,便是一声令下。
“出发。”
百余精骑如同离弦之箭,卷起滚滚烟尘,沿着官道向南疾驰而去。
马蹄声如同密集的鼓点,敲碎了中原大地的宁静。
他们目标明确——谯郡许家庄。
刘备等人,花了一个时辰渡过黄河到达高唐,这一块还属于平原郡,之前刘备还在高唐当过县尉,直接提前安排好了渡船,略微在城外和之前官员寒暄了半个时辰,便有匆匆出发,在当天晚上在兖州东平国范县休整了一夜。
第二日一大早,便又开始过兖州济阴成阳,走定陶,到达豫州梁国蒙县过夜。
三日后的中午,风尘仆仆的百骑终于抵达了谯郡地界。
一路上也没什么太大波澜,兖州地势平坦,没有崇山峻岭,普通蟊贼看见一百带甲骑兵,又无辎重,连招惹的兴趣都没有。
在向导陈姓男子的指引下,他们绕过县城,直奔一处依山而建的坞堡。
那坞堡墙高壁厚,箭楼耸立,颇有几分易守难攻的气势。
刘备勒住马缰,指着远处山坳中隐约可见的坞堡轮廓,问身旁的江浩:
“惟清,前面可是你说的许家庄?”
“应该是了。”
江浩点点头,目光灼灼。
为了这位传说中的“虎痴”,他特意让刘备绕道南下。
三英战吕布固然是佳话,但千金之子不垂堂,让主公刘备亲自下场与吕布厮杀,风险太大,不是他的风格。
他得再找个猛将,一个跟关羽张飞有的一比的绝世猛将。
目前在野的武将,黄忠,太远了,而且踪迹还不确定;典韦、赵云,他也不知道在哪。
典韦哥,要不就在深林中打野,打老虎,要不就在张邈军中,他此行会去陈留看看,打听打听。
想来想去,这固定点位的许褚,谯郡许家庄的许褚,这要是不去招揽,那就是傻鸟,骑兵过去也就三天的路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