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早就料到他们的反应,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抛出准备好的说辞:“常规技术路线肯定不行。但是……我外公的手稿里,有一些关于……‘高效催化反应’和‘仿生能量转换’的模糊记载,似乎涉及到一种非常高效的气体分离和再生技术。我之前一直没看懂,结合这个订单需求,好像有了一点思路。”
他又把“外公”搬了出来。这块“万能挡箭牌”真是越来越好用了。
王胖子一听“外公手稿”,眼睛顿时亮了,仿佛听到了神话故事:“我就知道!老爷子肯定还留了更牛逼的玩意儿!是不是还有星际飞船的图纸?枫哥你快说说,是啥思路?”
苏小远也将信将疑地看着林枫。
林枫根据系统提供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理解,开始勾勒一个听起来匪夷所思却又似乎能自圆其说的技术框架:“我们可以尝试一种……‘电化学-生物膜’混合循环系统。利用一种特殊的、具有高选择性的电化学催化剂,在低电压下高效分解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结合一种经过基因改良的、能够耐受极端环境并进行高效光合作用的微型藻类或细菌薄膜,作为辅助氧源和二氧化碳吸收器……”
他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画着潦草的示意图。这套方案融合了系统提供的“电化学氧再生”技术和林枫自己脑补的“魔法侧”生物技术(灵感来自精灵族的植物灯),听起来既科幻又带着点魔法的味道。
王胖子听得云里雾里,但不明觉厉,兴奋地直搓手:“牛逼!太牛逼了!电化学!生物膜!听着就高大上!这玩意儿要是搞成了,咱们是不是就能去竞标空间站项目了?或者……直接卖给马斯克?”
苏小远则是技术型人才,她敏锐地抓住了关键点:“核心是那个电化学催化剂和基因改良的生物膜!这两样东西,以现在的生物和化学技术,能实现吗?尤其是那个催化剂,要在低能耗下达到如此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林枫面不改色:“催化剂的核心成分和制备方法,手稿里有模糊提示,我可以尝试还原。生物膜的菌种……可能需要从一些极端环境(比如深海热液口、高盐湖泊)中筛选和诱导,这方面需要小远你搭建一个临时的生物实验室,并进行大量的筛选和培养工作。”
他早就让系统将催化剂的关键成分和生物膜的“理想模型”作为“特殊定制原料”列入了可生成清单,只需要花费一些积分和合理的资金就能“采购”到。至于如何解释来源,完全可以推给“外公留下的特殊原料渠道”或者“海外某神秘实验室代工”。
苏小远虽然觉得这难度依然逆天,但看着林枫那笃定的眼神,以及之前碳纤维和无人机成功的先例,她选择了相信和挑战:“好!生物实验室的设备和基础菌种库我来想办法!筛选和培养工作交给我!”
王胖子也拍着胸脯:“需要啥极端环境的样本?深海泥?火山灰?我这就去网上……不,我去联系科考队的朋友!”
“胖子,你负责所有外围零部件的采购、加工和系统总装协调!标准就按航天级来,不,要比航天级更高!”林枫下达任务。
“明白!保证完成任务!”王胖子干劲十足,仿佛已经看到了龙芯工业的氧气循环装置遍布太空的景象。
新的、更加艰巨的挑战来临。“龙芯工业”刚刚因为碳纤维和无人机稍有起色,又被林枫强行拖入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未知的赛道——太空生命维持系统!
而这一切的驱动力,除了那300积分,还有林枫脑海中那不断倒计时、充满诱惑与危险的“高维技术碎片”。
王胖子一边往外走,一边已经开始构思新的宣传语:“龙芯工业,您身边的生命保障专家!上至九天星河,下至五洋深渊,有空气的地方,就有龙芯的守护!” 虽然他完全没搞明白那电化学和生物膜是啥原理。
林枫看着伙伴们忙碌起来的背影,深吸了一口……嗯,目前还是地球的空气。他必须在30天内,攻克这项远超地球现有科技水平的技术,为了积分,为了那神秘的“克里普石”,也为了那遥不可及的星海之中,等待救援的“星尘之民”。
一场与时间赛跑,跨越维度的科技救援,就此展开。
喜欢工业狂魔:我的订单通诸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工业狂魔:我的订单通诸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