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上清宫内,七星续命灯的柔和星辉与九转还丹的氤氲紫气交织,将林枫(玄诚子)笼罩其中。
在掌教玄玝真人与诸位长老轮流以精纯的上清法力驱除邪能、温养道基之下,他体内那源于三名金丹邪修的阴毒邪异能量已被逐步拔除,严重受损的道基也在这双重滋养下,开始了缓慢而坚定的重塑与弥合。
这个过程依旧漫长且痛苦,如同将碎裂的瓷器一片片拾起,以金粉混合自身精血重新粘合。但林枫道心坚定,历经生死,意志早已磨砺得如同百炼精钢。
他摒弃所有杂念,心神完全沉入体内,引导着药力与星辉,配合自身那新生的、蕴含阴阳调和之意的混沌气流,一点点地抚平道基裂痕,疏通淤塞经脉。
月余时间,弹指而过。
这一日,环绕云床的七星续命灯灯焰猛地跳动了一下,洒落的星辉骤然明亮了数分,随即缓缓收敛,恢复如常。而林枫周身那一直起伏不定的气息,也终于彻底稳定下来,虽然依旧远未恢复巅峰,却如同经历了寒冬的古树,重新焕发出内敛而坚韧的生机。
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混沌之色流转,比受伤前更加深邃平和,左眼太阴右眼太阳的异象已能收放自如,隐于瞳孔深处。道基的裂痕虽未完全消失,却已愈合了七七八八,不再影响根本,剩下的便是水磨工夫的温养与积累。法力也恢复到了接近三成的水平。
他长身而起,对着一直在旁护法的玄玝真人及几位长老深深一揖:“多谢掌教师兄,多谢诸位师兄耗费心力相救。”
玄玝真人捋须含笑,眼中带着欣慰:“师弟不必多礼,你能恢复,乃是我茅山之幸。感觉如何?”
“道基已稳,余下只需静养便可。”林枫回道,随即目光落在一直置于云床边、那面布满裂纹、灵光彻底暗澹的混沌溯源镜上,眉头微蹙,“只是此镜……”
这面古镜伴随他多时,屡立奇功,更是助他吸纳地脉阴眸之力,如今几乎彻底损毁,令他颇为惋惜。
玄玝真人也看向那古镜,沉吟道:“此镜灵性已失,镜体近乎崩解,寻常炼器之法,恐难修复。不过……”他话锋一转,“我茅山传承悠久,藏经阁中或许有关于古镜修复,或是蕴养器灵的偏门典籍,师弟或可前往一观,或许能寻得一线契机。”
林枫闻言,眼中一亮:“多谢师兄指点。”
他深知时间紧迫,“圣宗”威胁如悬顶之剑,他必须尽快恢复全部实力,并且增强手段。这混沌溯源镜若能修复,甚至更进一步,必将是一大助力。
辞别掌教与诸位长老,林枫径直前往位于主峰后山的茅山藏经阁。此阁并非寻常楼宇,而是一处开辟在山腹之中的洞天,内藏无数道法典籍、孤本秘录,乃是茅山千年积累之精华。
守阁的是一位辈分极高的哑伯,须发皆白,眼神却清澈如孩童。他见是玄诚子,并未阻拦,只是默默打开了禁制。
林枫步入阁中,但见无数玉简、帛书、兽皮卷分门别类,悬浮于一个个散发着微光的禁制光球之内,浩如烟海。他收敛心神,神识铺开,直接略过那些常见的道法、符箓、丹诀区域,专门寻找与“古器修复”、“镜类法宝”、“蕴灵养器”相关的偏僻角落。
这类典籍果然稀少,且大多语焉不详,或要求的天材地宝早已绝迹。林枫耐着性子,一一查阅。
三日之后,就在他几乎要放弃之时,在一处积满灰尘、记载着诸多古老杂闻异事的兽皮卷残篇中,他发现了一段不起眼的记载:
“……镜者,鉴形照心,通幽显微。古镜有灵,损而不灭,可引‘太阴真水’洗练其纹,以‘太阳精金’弥补其质,辅以‘万物母气’调和阴阳,再行‘血祭通灵’之法,或可使灵性复苏,破而后立,更胜往昔……”
“太阴真水、太阳精金、万物母气……”林枫喃喃自语,这些都是传说中的神物,极难寻觅。尤其是“万物母气”,乃是开天辟地之初残留的本源之气,更是缥缈难寻。
至于“血祭通灵”,则是一种古老的、以自身精血神魂为引,与法器深度绑定,助其灵性蜕变的方法,风险极大,若法器本质不足或祭炼者心神不够,极易遭到反噬。
“太难了……”林枫轻叹一声,正欲将兽皮卷放回,目光却猛地定格在最后一行几乎模糊的小字注释上:
“……若无母气,身负混沌者,或可以自身混沌本源代之,然凶险更甚,慎之!”
以自身混沌本源代替万物母气?!
林枫的心猛地一跳!这个想法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混沌本源乃是他道基之根本,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但……这似乎是目前唯一有可能修复古镜,甚至使其蜕变的方法!
风险与机遇并存!
他沉思良久,眼中最终闪过一丝决然。如今浩劫将至,循规蹈矩恐难应对,唯有行非常之法!
他向守阁哑伯告谢后,带着那兽皮卷残篇,回到了自己在茅山的清修洞府——一座位于云雾缭绕处的僻静石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茅山道法变异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的茅山道法变异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